[实用新型]一种黑水虻智能化立体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02058.X | 申请日: | 202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2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克鑫;南松剑;于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B02C1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水 智能化 立体 养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黑水虻智能化立体养殖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侧固定连接有链式输送机,所述安装板内侧固定连接有轨道板,所述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湿温度传感器,所述轨道板顶端滑动连接有饲养机构,所述安装板内侧固定连接有下料机构,所述安装板内侧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底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养殖盒运动的至饲料监测传感器的正下方的时候,饲料监测传感器监测到养殖盒中的物料不足的时候,则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运行带动转杆转动,然后带动分料板转动,分料板拨动下料箱中的物料掉落在养殖盒中,实现装置的自动添加饲料的作业,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节省人工成本,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水虻智能化立体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黑水虻,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是一种利用价值非常高的资源昆虫和环境昆虫,黑水虻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通常以餐厨垃圾、动物粪便,动物尸体等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它能够把这些垃圾转化为自身的营养物质,而且经黑水虻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施用,在黑水虻幼虫阶段结束后,其体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丰富的氨基酸成分,经简单处理即能制成优质的蛋白饲料,供畜禽食用。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黑水虻幼虫的规模化养殖方式主要分为池养和盒养,池养的方式需要建设大面积的厂房或者简易棚,在厂房或者简易棚内的地面上砌一定数量的水泥池,池养的方式养殖黑水虻幼虫时只需在池中一次性投入足够的量的饲料,待幼虫成长至预蛹阶段,收获黑水虻幼虫,这种养殖方式较为简单,但是占地面积大,不能进行复式养殖,自动化程度低,盒养的方式是将黑水虻幼虫养殖在饲料盒内,配合饲养架可以实现多层饲养,这种养殖方式可以根据幼虫的取食情况添加饲料和去除已经吃完的残料,待幼虫成长至预蛹阶段,通常采用筛分的方法将黑水虻幼虫与残余食料进行分离,这种养殖方式可以最大的利用空间,但是工人工作量巨大,人工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黑水虻智能化立体养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黑水虻智能化立体养殖装置,具有方便自动添加饲料和可以避免饲料结块且保持饲养环境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水虻智能化立体养殖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侧固定连接有链式输送机,所述安装板内侧固定连接有轨道板,所述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湿温度传感器,所述轨道板顶端滑动连接有饲养机构,所述安装板内侧固定连接有下料机构,所述安装板内侧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底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破碎机构,所述安装板左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左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安装板左端固定连接有带式输送机,所述带式输送机左侧底端固定连接有虫料分离机;
所述饲养机构包括底板、电辅热板、养殖盒、支撑杆、滚轮和支撑轴,所述底板内侧与所述电辅热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顶端通过转轴与所述养殖盒转动连接,所述底板前端面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底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顶端与所述支撑轴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底端与所述链式输送机滑动连接,所述滚轮底端与所述轨道板滑动连接;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箱、饲料监测传感器、第一电机、转杆和分料板,所述下料箱前端面与所述饲料监测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箱前端面内侧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主轴末端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外侧与所述分料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箱顶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所述破碎机构包括安装壳、套杆、套管、液压杆、第二电机、转辊和破碎刀,所述安装壳顶端与所述套杆固定连接,所述套杆外侧与所述套管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壳顶端与所述液压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前端面内侧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主轴末端与所述转辊固定连接,所述转辊外侧与所述破碎刀固定连接,所述套管顶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顶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未经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020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颗粒制剂的自动配比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运输包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