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山洪崩塌的管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02852.4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9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郑三念;荣彬;杜佩佩;林珂;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润燃气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57/02;F16L58/02;F16L59/02;F16L59/04;F16L5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韩晓银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洪 崩塌 管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山洪崩塌的管道结构,包括管道外管、管道内管、第一定位弧板、第二定位弧板和定位座,所述管道外管的内侧设置有管道内管,且管道内管的内壁上涂抹有内防腐层,所述管道外管的外壁上套装有外防护套,且外防护套的外壁上涂覆有外防腐层,所述管道外管的内部设置有保温结构,所述管道外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弧板,且第一定位弧板一侧的管道外管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弧板,所述第一定位弧板和第二定位弧板的外壁上皆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端固定有定位座。本实用新型不仅使得管道不易在山洪崩塌时出现滚落或断裂的情况,改善了管道的抗冻防寒效果,而且提升了管道的耐腐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山洪崩塌的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燃气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资源,目前用于输送燃气的管道主要采用钢管以及合金管,但是,由于运输距离长,由于外界自然因素影响经常发生管道破坏,使其发生泄漏和中断运行,造成能源浪费经济损失,进而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对此,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钢筋混泥土套管保护,由于钢筋混泥土管沟现场施工工作量大,笨重,须占据较大空间,且由于地形因素影响施工不便,且施工时易对燃气管道造成伤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在积极做其它防护措施的探讨设计,现有的管道结构的抗冲击性能不佳,因此容易在山洪崩塌时管道出现滚落或断裂的情况;同时,管道结构的抗冻防寒效果不佳,耐腐蚀性能一般,因此影响了管道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山洪崩塌的管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管道结构容易在山洪崩塌时受损、抗冻防寒效果不佳和耐腐蚀性能一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山洪崩塌的管道结构,包括管道外管、管道内管、第一定位弧板、第二定位弧板和定位座,所述管道外管的内侧设置有管道内管,且管道内管的内壁上涂抹有内防腐层,所述管道外管的内部设置有保温结构,所述管道外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弧板,且第一定位弧板一侧的管道外管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弧板,第二定位弧板和第一定位弧板相互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弧板和第二定位弧板的外壁上皆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端固定有定位座。
优选的,所述管道外管的外壁上套装有外防护套,且外防护套的外壁上涂覆有外防腐层,便于对管道的外壁进行防护。
优选的,所述管道内管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等间距的加强片,加强片的一端与管道外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增强了管道的抗冲击性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弧板和第二定位弧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且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并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便于对第一定位弧板和第二定位弧板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保温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隔温空腔、酚醛泡沫填充层和岩棉填充层,管道外管的内部设置有隔温空腔,为酚醛泡沫填充层和岩棉填充层提供安装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隔温空腔的内部填充有酚醛泡沫填充层,且酚醛泡沫填充层一侧的隔温空腔内部填充有岩棉填充层,岩棉填充层与酚醛泡沫填充层相互配合,便于对管道内外温度的传递进行阻隔。
优选的,所述定位座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螺孔,且定位螺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便于对管道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山洪崩塌的管道结构不仅使得管道不易在山洪崩塌时出现滚落或断裂的情况,改善了管道的抗冻防寒效果,而且提升了管道的耐腐蚀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润燃气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润燃气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028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生态浮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