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施工的限位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04776.0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6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金路;张春丽;田大可;孟祥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任凯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施工 限位 传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施工的限位传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矩形限位钢板、槽型连接件、四个大滑轮、两个小滑轮、大轮轴和小轮轴;槽型连接件包括两个立板、两个横板、连接板和三角板,两个横板平行设置且中部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相连,两个立板呈对称状态分别垂直设置在两个横板上,所述立板与所述横板之间设置所述三角板;大轮轴的两端分别与矩形限位钢板及所述立板连接,两个大轮轴位于同一垂直面内,两个大滑轮分别套装在大轮轴的两端;小轮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板连接,两个小轮轴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小滑轮套装在小轮轴的中部。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施工精准度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施工的限位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工程传送施工中,特别是在高空施工作业时,受到施工环境的限制,在轨道上行进的吊装构件的传送装置难以在传送过程中平稳安全的行进,容易发生脱轨,需要对其进行重复校正,耽误了大量时间,影响到整体施工效率,并且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结构施工的限位传送装置,能够确保施工精准度和稳定性,提高安全性,加快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结构施工的限位传送装置,包括矩形限位钢板、槽型连接件、四个大滑轮、两个小滑轮、大轮轴和小轮轴;槽型连接件包括两个立板、两个横板、连接板和三角板,两个横板平行设置且中部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相连,两个立板呈对称状态分别垂直设置在两个横板上,所述立板与所述横板之间设置所述三角板;大轮轴的两端分别与矩形限位钢板及所述立板连接,两个大轮轴位于同一垂直面内,两个大滑轮分别套装在大轮轴的两端;小轮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板连接,两个小轮轴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小滑轮套装在小轮轴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钢结构施工的限位传送装置,所述矩形限位钢板及所述立板上设有大轴孔,大轮轴的端头穿过大轴孔且通过大号高强螺栓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矩形限位钢板及所述立板上;所述横板上设有小轴孔,小轮轴的端头穿过小轴孔且通过小号高强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在传送轨道上,通过小滑轮以及矩形限位钢板的作用,可帮助轨道上下侧大滑轮快速就位,防止其脱离轨面,减少了测量校正量;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施工精准度和稳定性,提高安全性,加快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钢结构施工的限位传送装置主视图;
图2为钢结构施工的限位传送装置俯视图;
图3为钢结构施工的限位传送装置右视图;
图4为钢结构施工的限位传送装置立体图;
图5为钢结构施工的限位传送装置安装在轨道上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钢结构施工的限位传送装置,包括矩形限位钢板1、槽型连接件、四个大滑轮6、两个小滑轮7、大轮轴8和小轮轴9;槽型连接件包括两个立板2、两个横板3、连接板4和三角板5,两个横板3平行设置且中部通过所述连接板4固定相连,两个立板2呈对称状态分别垂直设置在两个横板3上,所述立板2与所述横板3之间设置所述三角板5;大轮轴8的两端分别与矩形限位钢板1及所述立板2连接,两个大轮轴8位于同一垂直面内,两个大滑轮6分别套装在大轮轴8的两端;小轮轴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板3连接,两个小轮轴9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4的两侧,小滑轮7套装在小轮轴9的中部;所述矩形限位钢板1及所述立板2上设有大轴孔,大轮轴8的端头穿过大轴孔且通过大号高强螺栓10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矩形限位钢板1及所述立板2上;所述横板3上设有小轴孔,小轮轴9的端头穿过小轴孔且通过小号高强螺栓11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板3上。
如图5所示,工作时,大滑轮6两两相对分别设置在两根轨道12的上、下端面上,矩形限位钢板1及两个小滑轮7分别抵住两根轨道12的外侧,通过小滑轮7以及矩形限位钢板1的作用,可帮助大滑轮6稳定在轨道12上,防止其传送过程中脱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04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