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喷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04970.9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7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许昌日;史丽羽;程俊峰;刘英华;王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0 | 分类号: | B01D53/10;B01J20/30;B01J2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电智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0 | 代理人: | 李晓雯 |
地址: | 10014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吸附剂 吸收剂 喷枪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喷枪装置,该喷枪装置能够使得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在烟道中顺利喷出,不易在底部形成堆积,具有足够的扩散面积,从而保证烟气中污染物及其他污染物与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充分接触,提高污染物的吸附量,保证污染物不易进入外部大气中,高效脱除烟道中的烟气污染物,保护环境质量,提高环境治理水平;且具有容易替换,检修维护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污染物脱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喷枪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工业会排放具有多种污染物的烟气,涉及燃煤发电、垃圾焚烧、金属冶炼、水泥生产、钢铁烧结等多种工业领域,其主要包括SO2、NOx、SO3、HCl、重金属(以汞为代表)、二噁英等。其中酸性气体SO2、NOx、SO3、HCl等为现代工业烟气中主要的污染物,其中SO2、NOx最为常见,这类酸性气体如果控制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酸雨、光化学污染等;SO3作为烟气中存在较少的一种污染物,其危害比SO2更加严重。烟气中过多的SO3产生,直接导致“蓝烟”现象,也是大气中PM2.5的来源之一;其还会提高烟气酸露点,导致设备腐蚀加剧。
工业中通常使用湿法脱硫、干法/半干法脱硫等方法脱除烟气中SO2,其中干法/半干法脱硫常采用向烟道或专有反应器中喷入固态、半固态吸收剂,如Na2CO3、Ca(OH)2,生石灰、碱金属及碱土金属氧化物等固态半固态吸收剂,在处理二氧化硫的过程中,同是酸性气体的HCl和SO3也得到部分脱除;NOx脱除方法目前较成熟,主要分为SCR和SNCR两种方式,在催化剂作用下将烟气中NOx与喷入烟道中的NH3、尿素等还原剂混合反应生成N2,进而得到净化。
重金属污染物对于环境的影响也比较严重,其中以汞为代表的重金属是一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污染物,经过多项研究表明,重金属与多种疾病的出现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减少重金属的排放对于人类的健康以及环境的保护是重要的。其可以通过多种排放方式进入大气,目前煤的燃烧成为最大的人为重金属污染源。
目前在工业上针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处理,一般将吸附剂如活性炭、飞灰、钙基物质、活性焦等新型吸附剂通过喷枪喷入除尘器前端烟道中,运用各吸附剂的物理吸附作用,将烟气中的汞及其他重金属吸附在孔隙中,顺着烟道被除尘器捕集。
二噁英通常指具有相似结构和理化特性的一组多氯取代的平面芳烃类化合物,有极强的致癌性和毒性作用。这类物质既非人为生产、又无任何用途,而是燃烧和各种工业生产的副产物。工业处理上同样使用喷枪将吸附剂如活性炭、活性焦喷入烟道,进而吸附,达到脱除二噁英减少其排放的作用。
而现有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喷射装置扩散效果较差,喷射出的吸附剂和/或吸收剂不能够全部覆盖烟道流通面上,且在烟气的压力的作用下,从出口喷出的吸附剂和/或吸收剂扩散面积相比于静止状态下有所减小,烟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充分与吸附剂和/或吸收剂接触,污染物吸收率低,使得污染物容易进入外部空气中,破坏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烟气中污染物的吸收效果,提供了一种固体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喷枪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喷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枪装置安装于烟道中,所述喷枪装置包括枪体,所述枪体包括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入口、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喷枪、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出口、Ω型导流板,其中,所述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入口与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出口位于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喷枪上,所述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喷枪包括多支不同长度的喷管,Ω型导流板通过支架焊接在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喷枪上,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均分板位于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入口弯管下方;所述吸附剂和/或吸收剂顺着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入口进入,从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出口射出;所述吸附剂和/或吸收剂喷枪包括外漏于烟道的枪体上端进料口,垂直插入烟道,所述出口射流方向平行于烟气流向布置,导流板横截面为Ω型,且延展出平翼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04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