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淡化海水反渗透膜用分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06263.3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4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荣;张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腾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钟显毅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化 海水 反渗透 分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淡化海水反渗透膜用分流装置,包括轴芯,包裹于轴芯外壁上的反渗透膜,用于装设轴芯和反渗透膜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和反渗透膜之间并用于密封的密封圈,开设于轴芯中心并用于淡水流动的淡水通道,径向开设于轴芯上并与淡水通道相连通的渗流孔,以及轴向贯穿设置于轴芯上并位于淡水通道外侧的废水通道。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海水淡化操作的过程中,受压的海水通过反渗透膜的过滤,进入到轴芯的位置,并经过渗流孔流入至淡水通道中,并从淡水通道中流出得到海水淡化的后的淡水,而其它剩余的海水则通过轴芯上的废水通道进行排出,实现了海水淡化过程中的淡水和废水的分离排放,为海水的淡化提供了有效的分离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淡化海水反渗透膜用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海水淡化是人们获取淡水资源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现有的海水淡化技术基本上都是采用反渗透技术,在压力作用下,使水分子透过反渗透膜,而分子直径较大的被隔离在反渗透膜的进水侧为废水排出,透过反渗透膜的水分子即可成为可饮用的淡水。而在海水淡化的过程就需要将淡化后的淡水和海水进行分离,通过不同的通道进行排除,从而满足淡化操作的需求,因此,就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一种可用于淡化海水反渗透膜的分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淡化海水反渗透膜的分流装置,实现海水淡化过程中海水淡化后淡水和废水从不同的流通通道流出,以满足还是淡化过程中的分流需求,保证海水淡化过程的正常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淡化海水反渗透膜用分流装置,包括轴芯,包裹于所述轴芯外壁上的反渗透膜,用于装设轴芯和所述反渗透膜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反渗透膜之间并用于密封的密封圈,开设于所述轴芯中心并用于淡水流动的淡水通道,径向开设于所述轴芯上并与所述淡水通道相连通的渗流孔,以及轴向贯穿设置于所述轴芯上并位于所述淡水通道外侧的废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轴芯呈圆柱状。
进一步地,所述渗流孔设置有多个,且径向均布于所述轴芯的外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废水通道设置有多条,且环形轴向均布于所述轴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海水淡化操作的过程中,受压的海水通过反渗透膜的过滤,进入到轴芯的位置,并经过渗流孔流入至淡水通道中,并从淡水通道中流出得到海水淡化的后的淡水,而其它剩余的海水则通过轴芯上的废水通道进行排出,实现了海水淡化过程中的淡水和废水的分离排放,为海水的淡化提供了有效的分离保障。
(2)本实用新型的轴芯设置成圆柱形的结构,更为方便反渗透膜包裹贴附在轴芯的外壁上,有效的提升了反渗透膜的安装便捷性,同时将渗流孔设置多个且径向均布于轴芯的外壁上,可以及时有效的将透过反渗透膜的淡水及时排出,提升了海水淡化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海水淡化过程中的分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密封圈,2-反渗透膜,3-轴芯,4-壳体,5-淡水通道,6-渗流孔,7-废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腾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腾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062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器智能支架的多模块组合电路
- 下一篇:一种神经外科用可调节头部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