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除垢的纯蒸汽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08127.8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5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煜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54 | 分类号: | F22B3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宇波 |
地址: | 130507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除垢 蒸汽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除垢的纯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罐体,所述蒸汽发生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内齿圈和外齿圈,所述内齿圈设置在外齿圈外侧,所述内齿圈与外齿圈之间设置有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轴,所述行星齿轮上方设置有滚动毛刷,所述滚动毛刷底端与行星齿轮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外齿圈中部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连杆与外齿圈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下表面设置有条形毛刷,所述行星齿轮在外齿圈的带动下沿着蒸汽发生罐体内侧壁转动的同时绕着自身的中心旋转,将蒸汽发生罐体内侧壁上的水垢祛除,所述旋转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条形毛刷将蒸汽发生罐体底部的水垢祛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纯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除垢的纯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当今市场上的纯蒸汽发生器的使用一定的时间,因为反应的物体上都是带有杂质的,在纯蒸汽发生器工作的过程中,会附着在纯蒸汽发生器的内壁,而纯蒸汽发生器的内壁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来进行清理的,因为纯蒸汽发生器的内壁不是表面通过人工难以清理,比较困难,耗费人力且耗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除垢的纯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罐体,所述蒸汽发生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内齿圈和外齿圈,所述内齿圈设置在外齿圈外侧,所述内齿圈与外齿圈之间设置有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轴,所述行星齿轮上方设置有滚动毛刷,所述滚动毛刷底端与行星齿轮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外齿圈中部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连杆与外齿圈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连杆下表面设置有条形毛刷,所述滚动毛刷的侧壁与蒸汽发生罐体内壁相贴,所述条形毛刷底部与蒸汽发生罐体底部相贴。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轴底端设置在第一环形滑道内,所述第一支撑轴的顶端与行星齿轮中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蒸汽发生罐体顶端设置有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的底端与滚动毛刷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轴饿的顶端设置在蒸汽发生罐体顶部的第二环形滑道内。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在驱动轮下表面中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蒸汽发生罐体底部下方驱动箱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滚动毛刷的侧壁与蒸汽发生罐体内壁相贴,所述条形毛刷底部与蒸汽发生罐体底部相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外侧的外齿圈随之转动,所述外齿圈与行星齿轮相配合,所述行星齿轮在外齿圈的带动下沿着蒸汽发生罐体内侧壁转动的同时绕着自身的中心旋转,将蒸汽发生罐体内侧壁上的水垢祛除,所述旋转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条形毛刷将蒸汽发生罐体底部的水垢祛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罐体内部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罐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所示附图中,蒸汽发生罐体1,内齿圈2,外齿圈3,行星齿轮4,第一支撑轴5,滚动毛刷6,第二支撑轴7,驱动轮8,连杆9,驱动电机10,驱动箱11,条形毛刷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煜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煜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081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配电终端柜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的数字化农药残留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