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中极耳和极柱的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0691.3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0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慰民;张万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6 | 分类号: | H01M50/536;H01M50/533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李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中极 连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中极耳和极柱的连接件,包括第一极耳连接片、第二极耳连接片和极柱连接片,所述极柱连接片置于中间,第一极耳连接片和第二极耳连接片分别设置在极柱连接片的两边,且所述第一极耳连接片和第二极耳连接片高于极柱连接片。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电芯连接的安全性,能够适应于不同高度的正负极极柱与极耳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中极耳和极柱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设备选择以锂电池作为电源。在各类便携式电子产品及动力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其对电池的使用和依赖越来越多。
目前在锂离子电池其卷芯极耳处需要通过连接片与极柱相连。而现有的连接片相对极耳的高度位置固定,无法适应于不同高度的正负极极柱。并且硬壳电池内由两个裸电芯组成,两个裸电芯厚度较大,目前使用的单极耳方式会导致裸电芯极耳区域过厚,当极耳与连接件超声焊接时使用的功率更大,会导致超声焊接时振裂极耳根部,导致电芯报废,同时极耳层数过多时会导致超声焊接时出现虚焊的情况,这样会导致电池内阻过大,对电芯安全产生很大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中极耳和极柱的连接件,能够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电芯连接的安全性,能够适应于不同高度的正负极极柱与极耳的连接。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中极耳和极柱的连接件,包括第一极耳连接片、第二极耳连接片和极柱连接片,所述极柱连接片置于中间,第一极耳连接片和第二极耳连接片分别设置在极柱连接片的两边,且所述第一极耳连接片和第二极耳连接片高于极柱连接片。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第一极耳连接片和第二极耳连接片的内侧边部均设置有弯折板件,通过弯折板件与极柱连接片相连,使第一极耳连接片和第二极耳连接片高于极柱连接片。
进一步的是,所述弯折板件通过整体冲压、折弯或分体焊接成型。
进一步的是,所述极柱连接片的长度小于第一极耳连接片和第二极耳连接片,在平面上第一极耳连接片、第二极耳连接片和极柱连接片形成凹字型。为了适应极柱与极耳的位置,尽量减轻整个连接片的结构重量,节约材料,并且可以减小内阻。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极耳连接片和第二极耳连接片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第一极耳连接片和第二极耳连接片外侧的一角上设置有缺口。极耳连接和极耳连接片有不同的缺口,用于装配、焊接时防呆。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个极耳连接片之间以高度差的形式设置一个极柱连接片,使两个裸电芯极耳中间的可以形成空位,该空位可以设置一道物理屏障,阻隔极耳上方因焊接等因素产生的金属异物进入电芯以避免短路危险,提高电芯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件中极柱连接片与极耳连接片形成一个高度差,通过设置不同弯折板件的高度,能够实现高度的调整。当极耳长度有限时,可通过增大弯折板件的高度使极耳焊接在连接件上、当正负极极柱的高度不同时,可以使用弯折板件高度不同的连接件,填补正负极极柱的高度差,避免因正负极极柱的高度差导致正负极极耳与连接片焊接后高度不一致而受力不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中极耳和极柱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第一极耳连接片,2是第二极耳连接片,3是极柱连接片,4是弯折板件,5是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06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