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2556.2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5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武鹏;陈怡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晶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窥视 背光 模组 | ||
1.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线角度可控的背光模组由上背光模组和下背光模组和设置在所述的下背光模组下方的反射膜叠合组成,所述的上背光模组是透明模组,所述的下背光模组是透明模组或非透明模组,所述的上背光模组是准直背光模组或扩散背光模组,所述的下背光模组是准直背光模组或扩散背光模组,且所述的上背光模组和所述的下背光模组性质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准直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导光板和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光板侧面的第一光源,所述的第一导光板的上表面设置的第一微棱镜阵列,所述的第一微棱镜阵列沿所述的第一光源的光线传输方向排列,所述的扩散背光模组包括第二导光板和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导光板侧面的第二光源,所述的第二导光板的上表面设置的第二微棱镜阵列,所述的第二微棱镜阵列沿所述的第二光源的光线传输方向排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背光模组为准直背光模组,所述的下背光模组为扩散背光模组,所述的第一微棱镜阵列和所述的第二微棱镜阵列相互正交或相互平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背光模组为扩散背光模组,所述的下背光模组为准直背光模组,所述的第一微棱镜阵列和所述的第二微棱镜阵列相互正交或相互平行。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光板为平行平板,所述的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光板的一个侧面,所述的第一光源对面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射面。
6.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光板为平行平板,所述的第一光源为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光板的一个侧面,所述的第一光源对面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辅助光源。
7.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光板是楔形板,所述的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的楔形板的厚端侧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形板的楔角为小于等于5°。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形板的尾端侧面设置有反射面。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光板是双向楔形板,所述的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的楔形板的两个厚端侧面。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微棱镜阵列为梯形或杯状结构,所述的第一微棱镜阵列与所述的第一导光板互为一体。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微棱镜阵列是均匀排列或不均匀排列。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微棱镜阵列将由所述的第一导光板入射的光线以会聚的方式折射出所述的第一微棱镜阵列。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光板为平行平板,所述的第二光源为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导光板的一个侧面,所述的第二光源对面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反射面。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光板为平行平板,所述的第二光源为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导光板的一个侧面,所述的第二光源对面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辅助光源。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窥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微棱镜阵列将由所述的第二导光板入射的光线以发散的方式折射出所述的第一微棱镜阵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晶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晶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25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色阳极氧化设备
- 下一篇:实施平衡机械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