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脱物料外袋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2701.7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4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胡瑞斌;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密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B65G47/91;B65G65/32;B65G6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娜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物料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脱物料外袋的设备,包括: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相邻设置的脱料支架、安装于所述脱料支架上的料斗、设置于所述料斗正上方的切割组件、设置于料斗下方的抓取组件及用于吸附外袋的真空吸附组件,抓取组件用于夹持物料外袋的袋口且进行切割袋口,所述抓取组件用于抓取切割后的外袋;所述料斗一侧面上固定第一转轴,另一端固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轴上套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套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于脱料支架上,且所述料斗开设有一出料口。根据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完成物料输送、切割袋口、脱外袋、内包物料输送、空外袋回收工作,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袋脱除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脱物料外袋的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物料包装外袋脱除多是通过人工分步、分区域且多次搬运来完成,未实现自动化、流水线式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脱物料外袋的设备,全自动完成物料输送、切割袋口、脱外袋、内包物料输送、空外袋回收工作,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脱物料外袋的设备,包括:
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相邻设置的脱料支架、安装于所述脱料支架上的料斗、设置于所述料斗正上方的切割组件、设置于料斗下方的抓取组件及用于吸附外袋的真空吸附组件,抓取组件用于夹持物料外袋的袋口且进行切割袋口,所述抓取组件用于抓取切割后的外袋;
所述料斗一侧面上固定第一转轴,另一端固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轴上套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套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于脱料支架上,且所述料斗开设有一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脱料支架上固接有倾斜导板,所述倾斜导板与料斗的出料口相对接。
优选的,所述真空吸附组件包括真空泵、与所述真空泵相连通的真空管及与真空管连通的真空吸盘,所述料斗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真空吸盘。
优选的,所述切割组件包括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相对设置的第二气缸及用于切割外袋袋口的切割刀,所述第一气缸及与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上分别固接有夹紧片。
优选的,所述抓取组件包括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三气缸及与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固接有的抓手。
优选的,所述脱料支架上固接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设备上的电器,且脱料支架上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料斗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通过料斗可进行翻转,使得料斗的出料口依次转动至切割组件、第二传送带及抓取组件位置处,使得物料外包装袋依次完成袋口的切割,通过真空吸附组件吸附外包装袋,使得外包装袋在转动至第二传送带位置时,内包装袋脱落至第二传送带上进行下一步工序,然后料斗的出料口位于抓取组件位置处,真空吸附组件放松外包装袋,此时抓手将外包装袋送入空袋收集箱中,整个过程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该设备将物料输送、切割袋口、脱外袋、内包物料输送、空外袋回收五个工序合为一体,全程全自动完成,将员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由完善的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全自动完成物料输送、切割袋口、脱外袋、内包物料输送、空外袋回收工作,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脱物料外袋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第一输送带;20.脱料支架;30.料斗;40.切割组件;50.抓取组件;60.真空吸附组件;70.倾斜导板;80.第二传送带;61.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密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密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2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