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形件加工用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4871.9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8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莲县永世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20 | 分类号: | B26D7/20;B26F1/00;B21D28/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工用 打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形件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与转动把,所述底座外表壁通过凸块滑动连接有侧柱,所述侧柱竖直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外表壁滑动连接有打孔器。本实用新型中,当需大幅度调整打孔方位时,可移动底座上的侧柱与滑柱上的打孔器,当需小幅度调整时,转动长杆,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带动螺纹杆转动,套管上升,带动支撑板上升,可调节异形件与打孔器间的距离,转动把带动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二齿轮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可带动第二伸缩杆转动,从而带动支撑板转动,实现多角度打孔,进而提高现有的异形件打孔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形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形件加工用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异形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需对异形件的表面进行开孔工序,但是异形件大多表面呈不规则斜面或曲面,在这种零件的侧面上开孔难度很大。
目前,现有的异形件打孔装置仍存在不足之处,现有的异形件打孔装置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能根据异形件的厚度大小来调整打孔机与异形件之间的距离,使得打孔效果不好,并且调整角度需要人为转动,操作比较麻烦,进而降低了现有的异性打孔器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异形件加工用打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异形件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与转动把,所述底座外表壁通过凸块滑动连接有侧柱,所述侧柱竖直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外表壁滑动连接有打孔器,所述底座内表壁穿设有长杆,所述长杆竖直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外表壁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底部与底座内表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斜齿轮内表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表壁旋合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套管竖直端一侧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转动把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表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外表壁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外表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底座内表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外表壁与第一齿轮内表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顶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外表壁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柱外表壁通过卡合块与有打孔器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外表壁开设有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斜齿轮底部通过固定环与底座内表壁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长杆竖直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轴与转动把一体成型。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当需要大幅度调整打孔方位时,可移动底座上的侧柱与滑柱上的打孔器,当需要小幅度调整时,转动长杆,长杆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第一斜齿轮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加上第一伸缩杆限制,套管上升,套管上升带动支撑板上升,从而调节异形件与打孔器间的距离,转动转动把,转动把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伸缩杆转动,从而可带动支撑板转动,便于调整异形件打孔的角度,操作简单便捷,可实现多角度对异形件打孔,进而提高现有的异形件打孔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莲县永世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五莲县永世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48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结构龙骨隐框幕墙转接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免清洗、适于电磁抓取或释放的血浆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