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泥样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5622.1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2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有福;刘智飞;陆星浩;季长佰;李鹏辉;白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20013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泥样采集器,包括采样管、单向阀以及与所述采样管可拆卸式连接的延长管;所述单向阀安装于所述延长管上,且靠近所述采样管所在位置,在将所述采样管浸入至水中时所述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在泥样采集完成后的所述采样管的提升过程中,所述单向阀处于闭合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泥样采集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以有效的保持河道被采集的底泥的分层物理形态不发生改变,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加简洁、便利地采集到完整并具有明显分层结构的柱状河底泥样,进行泥样颜色、气味和流动性等特征的分析,从而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环保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样采集器。
背景技术
河道底泥采集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直接挖掘(一般采用抓斗式采样器),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样品的采集,但是采集的样品极易相互混淆,会破坏底泥的分层结构,还会导致取样过程泥样的流失。另一种方法要借助外力采用圆筒式(柱状)采样器进行泥样采集,需进行河道钻孔工作,该方法以外力作用于采样器,将采样器垂直打入河底并将泥样保存在采样器中,可以很大程度地保证样品的原始分层结构,底泥与上覆水不易混合,是一种理想的河底泥样采集方法。
然而,上述两种方法均需在船只上操作进行,而且抓斗式采样器易导致样品混淆,破坏分层结构,圆筒式(柱状)采样器进行样本采集的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样采集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抓斗式采样器容易破坏泥样的分层结构且容易导致泥样混淆、圆筒式采样器的泥样采集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以及现有的采样器限于在船只上操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泥样采集器,包括采样管、单向阀以及与所述采样管可拆卸式连接的延长管;
所述单向阀安装于所述延长管上,且靠近所述采样管所在位置,在将所述采样管浸入至水中时所述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在泥样采集完成后的所述采样管的提升过程中,所述单向阀处于闭合状态。
可选的,所述采样管上用于插入底泥中进行取样的一端设有斜切口。
可选的,所述延长管包括若干可拆卸式连接的延长单管。
可选的,任意相邻的两所述延长单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采样管与所述延长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单向阀包括阀瓣,在将所述采样管浸入至水中时,所述阀瓣被顶起,以使得所述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在泥样采集完成后的采样管的提升过程中,所述阀瓣落下,以使得所述单向阀处于闭合状态。
可选的,所述泥样采集器还包括一导出杆,所述导出杆用于插入所述采样管中以将泥样推出。
可选的,所述导出杆呈T型设置,包括相连的水平杆和竖直杆,所述水平杆与所述竖直杆的顶端相连,所述竖直杆用于插入所述采样管中以将泥样推出。
可选的,所述竖直杆的底端设有阀片。
可选的,所述阀片的材质为弹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5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智能指纹识别的保温水杯
- 下一篇:滤网装置、空调和轨道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