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内硅油取出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5926.8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8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田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东辉;田宇川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丰美玲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油 取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内硅油取出器,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包括注射器本体,所述注射器本体的活塞杆上套设有弹性件,用于提供回弹力以带动活塞杆向外拔出;所述注射器本体包括针筒、容置在所述针筒内的活塞、以及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针筒的开口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的外端部抵接,以使活塞杆沿所述针筒向内推进时弹性件被压缩,并提供回弹力以带动活塞杆沿针筒向外拔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弹性件可以提供一个回弹力,使活塞杆能够迅速回复,抽取的时候不费力,进而提高了抽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内硅油取出器。
背景技术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眼内填充是目前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常规手术方式,具体是向患者眼内填充硅油进行支撑视网膜复位,待患者的视网膜完全复位后,再将患者眼内的硅油取出。
现有的取出方式为:利用玻切穿刺刀形成穿刺孔,由于玻切穿刺刀上设有带套管座的套管,套管套设于玻切穿刺刀的刀尖,套管随着玻切穿刺刀穿透后留在眼部,然后玻切穿刺刀退出套管,再利用针管从套管内伸入眼内进行抽取硅油,由于采供针管的内径小于套管的内径,而硅油的粘度较高,内径越小,抽取越费力,因此,抽取效率低;另外,现有吸取眼内硅油的设备吸取一次的耗材在1600-1700元左右,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眼内硅油取出器,在注射器本体的活塞杆上套设弹性件,这样在活塞杆拔出时,弹性件可以提供一个回弹力,使活塞杆能够迅速回复,抽取的时候不费力,进而提高了抽取效率,且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眼内硅油取出器,包括注射器本体,所述注射器本体的活塞杆上套设有弹性件,用于提供回弹力以带动活塞杆向外拔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射器本体包括针筒、容置在所述针筒内的活塞、以及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针筒的开口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的外端部抵接,以使活塞杆沿所述针筒向内推进时弹性件被压缩,并提供回弹力以带动活塞杆沿针筒向外拔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有针筒抵接座,另一端固定有活塞杆抵接座,所述针筒抵接座的尺寸大于针筒的内径,所述活塞杆抵接座的尺寸小于所述活塞杆外端部的尺寸。
更优选地,所述针筒抵接座和活塞杆抵接座均为环状结构。
更优选地,所述针筒抵接座和活塞杆抵接座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波纹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筒的接嘴处还连通有软管,以与眼睛内的抽油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取出器包括注射器本体,注射器本体的活塞杆上套设有弹性件,这样在活塞杆拔出时,弹性件可以提供一个回弹力,使活塞杆能够迅速回复,抽取的时候不费力,进而提高了抽取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件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设有针筒抵接座和活塞杆抵接座,通过设置抵接座可以保证弹簧在压缩时的平稳性。
3、本实用新型的取出器的主体为一个注射器,因此成本很低,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眼内硅油取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眼内硅油取出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东辉;田宇川,未经田东辉;田宇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59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低频脉冲治疗系统
- 下一篇:车辆的行李舱挂钩组件以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