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背门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6101.8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1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彭秀雷;王鹏飞;王维松;王德雨;范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10 | 分类号: | B60J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邱成杰;李健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背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部件领域,提供一种后背门及车辆,其中,所述后背门包括内板、外板以及位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的支撑件,所述外板上设置有开孔,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穿过所述开孔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能够支撑备胎的弹性缓冲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背门,多个支撑件可以提高后背门的刚度,提高后背门的模态,可以有效地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并且支撑件通过弹性地支撑备胎,可以衰减备胎与后背门之间的振动传递,从而降低了车内的噪音,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背门,并且涉及一种包括该后背门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鼓噪的水平是车内噪声水平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路面和发动机是车内噪声的主要激励源。
车辆的后背门安装有备胎,当车辆行驶于颠簸的路面时,备胎发生振动并且,由于备胎与后背门之间的隔振性能较差,也导致后背门也振动,从而在车内产生噪音,影响乘车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后背门,以解决后背门与备胎之间的振动传递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后背门,其中,所述后背门包括内板、外板以及位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的支撑件,所述外板上设置有开孔,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穿过所述开孔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能够支撑备胎的弹性缓冲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中部支撑板和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横向一侧的支撑架,所述中部支撑板贴合于所述内板的外表面并部分地向外凸出以支撑所述外板的部分内表面,所述支撑架贴合于所述内板的外表面并支撑所述外板的部分内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支撑板和所述支撑架设置有非共线排列的三个所述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支撑板设置有减重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三个支撑于所述内板的支腿。
进一步的,所述后背门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的横向另一侧的侧部支撑板,所述侧部支撑板从所述内板向所述外板延伸,并且所述侧部支撑板包括贴合于所述内板的第一翻边和贴合粘接于所述外板的第二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后背门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的横向另一侧的几字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分别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点焊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背门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横向两侧的门锁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铰链加强板与所述中部支撑板通过连接板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背门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背门,多个支撑件可以提高后背门的刚度,提高后背门的模态,可以有效地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并且支撑件通过弹性地支撑备胎,可以衰减备胎与后背门之间的振动传递,从而降低了车内的噪音,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后背门与备胎之间的振动传递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后背门。
所述车辆与上述后背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6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片精磨抛光工装及硅片抛光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抽油机的警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