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质生态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6902.4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4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黄爱平;车迪;胡展鸿;李远国;王少林;黄茜;黄丰凯;周小平;李昱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爱平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0 | 代理人: | 李健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生态 净化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质生态净化系统。所述水质生态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河道的若干水陂,所述水陂将河道分隔成若干净化河段;位于净化河段内并连接两相邻水陂的泄水口的水道;设置于水陂的泄水口处的第一隔栅;设置于水道上的若干第二隔栅,所述第二隔栅将水道分隔成若干净化子水道,所述净化子水道种植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布置于净化水子道上方用于防止水生植物离开的第三隔栅。本实用新型水质生态净化系统,能够有效地净化河流水质,且不影响河道自身排洪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净化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水质生态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与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大量污染物的产生导致环境负载能力严重受迫。例如,大量生活污水排向河流,使河水中COD、氮、磷含量快速提高,造成水质恶化,使河流自净功能渐渐减弱甚至丧失。
我国现行的污水处理技术是通过管网过滤和化学药剂消毒处理来实现水质净化的,这种处理方式需要建设巨大的水收集系统、存储系统。由于河道数量大、面积广、水流方向不固定等因素,很难将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到河道治理上来。而且大多数河道具有排洪功能,为保证排洪,难以将各种治理设施布置在原河道内。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水质生态净化系统。
所述水质生态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河道的若干水陂,所述水陂将河道分隔成若干净化河段;位于净化河段内并连接两相邻水陂的泄水口的水道;设置于水陂的泄水口处的第一隔栅;设置于水道上的若干第二隔栅,所述第二隔栅将水道分隔成若干净化子水道,所述净化子水道种植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布置于净化水子道上方用于防止水生植物离开的第三隔栅。
可选地,所述水陂包括桩基础、坝体,所述坝体包括依次铺设的石头基层、卵石层、土层,所述土层上种植植物。
可选地,所述桩基础包括若干列沿坝体延伸方向布置的木桩。
可选地,所述水道的水岸布置木桩。
可选地,所述水道形成能够使水流转向的河湾结构。
可选地,所述水质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位于净化河段内的深水池,所述深水池与净化子水道相接,并种植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
可选地,所述深水池上方布置用于防止水生植物离开的第三隔栅。
可选地,所述深水池的水岸布置木桩。
可选地,所述水道两侧的河床高地种植植物。
可选地,所述水质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位于净化河段内的辅水道,所述辅水道邻接靠近上游一侧的水陂并与水道相接;所述辅水道种植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辅水道上方布置用于防止水生植物离开的第三隔栅。
本实用新型水质生态净化系统,能够有效地净化河流水质,且不影响河道自身排洪功能。同时便于对各净化河段进行分别治理,了解各净化河段的治理情况。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质生态净化系统其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水质生态净化系统的坝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质生态净化系统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爱平,未经黄爱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69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漂浮式波浪能发电平台
- 下一篇:一种板式木质包装箱用卡扣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