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枯落物动态截留过程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8088.X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3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邓文平;郑希玲;黄家辉;刘春梅;温林生;陈琦;刘苑秋;张令;刘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邓潮彬;刘明星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枯落物 动态 截留 过程 观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枯落物动态截留过程观测装置,包括枯落物收集器,所述枯落物收集器放置在第一称重器上,在枯落物收集器内设置有枯落物承载网,在枯落物收集器内、枯落物承载网的下方倾斜设置有挡水板,在挡水板中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连接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出水口连接在收集器中,收集器放置在第二称重器上。本装置具体使用时,在枯落物承载网放置一定规格的枯落物层,并尽可能使其与自然状态一致,保证降雨时滴落在枯落物上的运动速度和轨迹与现实相符,从而可以根据第一称重器和第二称重器精确测量出枯落物的最大和最小截留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观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枯落物动态截留过程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森林枯落物层作为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在森林发挥水文生态功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作为林分发挥水文效应的第二活动层,具有很好的拦蓄能力,能够减少水土流失,避免降雨对土壤的直接冲刷,有效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组成。对于枯落物的降雨截留能力有两大评判标准,即最大截留量和最小截留量。其中最大截留量为降雨过程中枯落物不断截留降雨,当降雨结束瞬间所截持的降水量,包含重力水,这部分截持的水量之后会被枯落物本身吸收后继续下渗至土壤和径流。而最小截留量则为降雨结束后直至枯落物不再滴水时的截留量,不含重力水,这部分截留的降水最后只能通过蒸发进入空气中。因此,如何观测最大截留量和最小截留量十分重要,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个简单可靠的装置来观测枯落物动态截留过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枯落物动态截留过程观测装置,以对枯落物的降雨截留能力进行判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枯落物动态截留过程观测装置,包括枯落物收集器,所述枯落物收集器放置在第一称重器上,在枯落物收集器内设置有枯落物承载网,在枯落物收集器内、枯落物承载网的下方倾斜设置有挡水板,在挡水板中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连接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出水口连接在收集器中,收集器放置在第二称重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枯落物动态截留过程观测装置还包括支撑架,用于支撑排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成45°角倾斜设置在枯落物收集器内,出水孔位于倾斜的最低端。
进一步地,在出水孔中安装有弯头,以和排水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枯落物动态截留过程观测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第一称重器、第二称重器以及支撑架均放置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枯落物收集器成桶状,并在顶部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与枯落物收集器相接触的部分通过防水胶进行密封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称重器和第二称重器均为电子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称重器放置在称重器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装置具体使用时,在枯落物承载网放置一定规格的枯落物层,并尽可能使其与自然状态一致,保证降雨时滴落在枯落物上的运动速度和轨迹与现实相符,从而可以根据第一称重器和第二称重器精确测量出枯落物的最大和最小截留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枯落物动态截留过程观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挡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枯落物收集器;2、第一称重器;3、枯落物承载网;4、挡水板;41、出水孔;5、排水管;6、收集器;7、第二称重器;8、支撑架;9、弯头;10、底座;11、称重器支架;1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农业大学,未经江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80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绳过渡连接装置
- 下一篇:泵后盖耐疲劳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