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脉冲反吹装置及空气过滤器反吹复原性能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8301.7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6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邓高峰;关运龙;张巍;崔凯莉;成瑶;谢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B01D46/00;B01D4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林之权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反吹 装置 空气 过滤器 复原 性能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脉冲反吹装置,涉及过滤器检测技术领域。该脉冲反吹装置包括第二管段和反吹装置;第二管段的内腔设置有环台,环台用于安装过滤器;反吹装置包括反向管路以及设于反向管路上的脉冲膜片阀;反向管路的入口端用于接入压缩气体,反向管路的出口端贯穿第二管段的侧壁并朝向过滤器。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反吹装置,利用反吹装置对设置在第二管段中的过滤器进行反向脉冲吹扫,能够获取过滤器上下游阻力的变化曲线,便于分析过滤器在不同容尘浓度下的过滤效率和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气过滤器反吹复原性能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脉冲反吹装置及空气过滤器反吹复原性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燃气轮机进气系统中,过滤网上的污染颗粒含量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从而导致进气阻力变大、过滤效率降低。
为了降低进气压差对燃机性能的影响,当过滤器到达预设最大阻力时会进行更换,对动态过滤器来说,可以通过反吹装置喷射一定流量和压力的压缩空气进行反吹,吹落附着在过滤器中的灰尘等污染物,促使恢复至低阻力。燃机电厂运营者根据过滤器阻力和进气空气湿度等设定脉冲反吹的控制策略或在运行中不定时进行反吹,一定程度减缓了阻力到达终阻力的周期,延长了使用寿命。
然而,该测试过程中反吹装置对过滤器静态的吹扫,无法避免发生过滤器上下游的颗粒浓度维持不变、过滤器阻力恒定的情况,导致试验数据不准确、过滤器性能得不到正确反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反吹装置及空气过滤器反吹复原性能检测系统,有助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脉冲反吹装置,其包括第二管段和反吹装置;所述第二管段的内腔设置有环台,所述环台用于安装过滤器;所述反吹装置包括反向管路以及设于所述反向管路上的脉冲膜片阀;所述反向管路的入口端用于接入压缩气体,所述反向管路的出口端贯穿所述第二管段的侧壁并朝向过滤器。
上述脉冲反吹装置在使用前,先模拟自然扬尘天气的尘土浓度,在第二管段中利用正向气流对被测过滤器进行容尘吹扫,待过滤器前后阻力不再明显增大(即挂满尘土)后,再利用反吹装置对过滤器进行反向气流吹扫,在此过程中,持续测量过滤器前后的阻力随时间的变化。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用于分析不同自然容尘浓度下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和使用寿命。在上述过程中,由于过滤器容尘量既包括逐渐变大过程又包括逐渐变小过程,并且,脉冲膜片阀的高频启闭对过滤器的反吹效果更为明显。可保证过滤器上下游的颗粒浓度在线性增减,过滤器阻力也随着线性变化,大幅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试验结果准确地反映了过滤器的过滤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反吹装置还包括压力罐;所述压力罐与所述反向管路的入口端连通。其技术效果在于:与直接导通空压机相比,压力罐提供了较为平稳地高压气流,对获得准确的试验结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罐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压力罐依次连通后与所述反向管路的入口端连通。其技术效果在于:多个压力罐依次连通进一步使得反吹气流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所述反向管路上还设置有压力调节表,所述压力调节表设置在所述压力罐与所述脉冲膜片阀之间。其技术效果在于:压力调节表可以改变反吹气流的压力和速率,使具有不同压力的压力罐能够长时间满足反吹试验的需要。
进一步地,所述反吹装置还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与所述压力罐连通。其技术效果在于:空压机通过最后一个压力罐向供气管路供应压缩气体,即保证了气流的充足供应,又防止反吹气流出现压力不稳定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段内设置有粉尘发生器;所述粉尘发生器和所述反向管路的出口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管段中所述环台的上游和下游。其技术效果在于:粉尘发生器用于在第二管段中补充灰尘颗粒,提高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以避免过滤器经过正反两个方向气流吹扫后粉尘浓度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8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总装燃油通气脱附控制阀故障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旋转按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