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易断丝的人棉弹力针织印花布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8960.0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4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冠木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5/02;B32B27/34;B32B27/02;B32B23/02;B32B23/10;B32B23/04;B32B27/32;B32B27/06;B32B33/00;B32B7/08;B32B5/08;D03D15/217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程颖丽 |
地址: | 31206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易 弹力 针织 印花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易断丝的人棉弹力针织印花布,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棉质里层、抗拉层、人棉针织层、印花层、以及防水层,所述棉质里层、抗拉层、人棉针织层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连接线从棉质里层的底面穿入,且穿过抗拉层从人棉针织层的顶面穿出,在印花层中形成凸起,所述抗拉层包括第一纬线、第一经线、与第一经线交替设置的第二经线,所述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相互平行且缠绕于第一纬线上,所述人棉针织层包括第一线圈纱线、与第一线圈纱线交替设置的第二线圈纱线、以及缠绕于第一线圈纱线和第二线圈纱线外的人棉纱线,提供一种弹性好、抗拉防变形、不易断丝的人棉弹力针织印花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易断丝的人棉弹力针织印花布。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目前,针织面料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现有公开号为CN2104157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印花针织面料,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连接线、抗菌层、棉布层、印花层、防水层和防油层,所述抗菌层的顶部与棉布层的底部连接,所述棉布层的顶部与印花层的底部连接,所述印花层的顶部与防水层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从防水层的顶部穿入从抗菌层的底部穿出,且穿出的一端从抗菌层的底部穿入从防水层的顶部穿出,所述连接线在抗菌层的底部形成凸起,所述连接线热压固定在防水层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线穿插在除防油层外的各个层之间,并且在抗菌层的底面形成凸起,在拉伸面料时,除防油层之外的各个层相当于在连接线上运动,使得面料整体延展性高、弹性好。
上述针织面料虽然具有较好弹性和延展性,但是针织面料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变形,受到外部拉力时,容易出现抽丝或者断丝的现象,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弹性好、抗拉防变形、不易断丝的人棉弹力针织印花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不易断丝的人棉弹力针织印花布,包括棉质里层、抗拉层、人棉针织层、印花层、以及防水层,所述棉质里层、抗拉层、人棉针织层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连接线从棉质里层的底面穿入,且穿过抗拉层从人棉针织层的顶面穿出,在印花层中形成凸起,所述抗拉层包括第一纬线、第一经线、与第一经线交替设置的第二经线,所述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相互平行且缠绕于第一纬线上,所述人棉针织层包括第一线圈纱线、与第一线圈纱线交替设置的第二线圈纱线、以及缠绕于第一线圈纱线和第二线圈纱线外的人棉纱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质里层、抗拉层、人棉针织层、印花层、以及防水层依次连接,棉质里层、抗拉层、人棉针织层通过连接线连接,连接线从棉质里层的底面穿入,且穿过抗拉层从人棉针织层的顶面穿出,在印花层中形成凸起,通过连接线使棉质里层、抗拉层、人棉针织层连接更加稳固,拉伸针织布时通过连接线防止各层分离,保证针织布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抗拉层包括第一纬线、第一经线、与第一经线交替设置的第二经线,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相互平行且缠绕于第一纬线上,使针织布受到外部拉力时,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对第一纬线受力进行牵制,提高针织面料的抗拉性,防止出现抽丝或者断丝的现象,人棉针织层包括第一线圈纱线、与第一线圈纱线交替设置的第二线圈纱线、以及缠绕于第一线圈纱线和第二线圈纱线外的人棉纱线,通过人棉纱线进一步增强针织布的弹性,增加针织布的使用寿命,防水层通过热固连接在印花层上,第一线圈纱线外的人棉纤维沿S向缠绕,第二线圈纱线外的人棉纤维沿Z向缠绕,使针织面料在各方向上均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延展性,增加使用舒适度,增加针织面料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纬线包括线芯、包覆层、以及缠绕在包覆层外的第一缠绕线和第二缠绕线,所述第一缠绕线为S捻,所述第二缠绕线为Z捻,所述第一缠绕线和第二缠绕线相互交错缠绕,所述线芯采用棉纤维,所述包覆层采用亚麻纤维,所述第一缠绕线和第二缠绕线均采用聚酰胺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冠木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冠木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8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排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基础建筑工程的边坡加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