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热装置的温度控制及过热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19286.8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4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继红 |
主分类号: | H05B1/00 | 分类号: | H05B1/00;H02H5/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展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8 | 代理人: | 冯卫东;茅小燕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热 装置 温度 控制 过热 保护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热装置的温度控制及过热保护电路,其包括发热线,NTC/PTC信号分离电路及高温保护电路,所述发热线包括PTC发热丝、NTC感温丝以及设置于所述PTC发热丝和所述NTC感温丝之间的NTC间隔层,所述发热线的输入端与外接交流电的零线连接;所述NTC/PTC信号分离电路包括并联连接在所述PTC发热丝与所述NTC感温丝之间的电阻R5及二极管D5,二极管D5的负极与PTC发热丝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与NTC感温丝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温保护电路包括二极管D6、电阻R8及电阻R9,电阻R8、R9并联连接在二极管D6的负极与正极之间,二极管D5、D6的导通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提供安全稳定的过热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热装置的温度控制及过热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电热装置实现通电加热与断电停止加热的功能是通过设置在所述电热装置中的加热电路来实现的,而加热电路通常又是利用发热线通电温度升高而发热来达到加热的目的。为了实现对加热温度的精确控制,避免因发热线持续升温而导致加热装置自燃,因此,在整个加热电路的加热过程中,不仅需要实时检测发热线的温度,还需要在检测温度接近或达到发热线的最高温度时,自动断开整个加热电路以避免使用者灼伤和引起火灾,这就需要在加热电路中设置温度控制电路及高温保护电路来实现对发热丝的温度控制及加热装置的过热保护。但当前常用的具有NTC/PTC两种信号的加热电路中,其温度控制电路与发热丝的连接需要三根或者四根连接线,连接芯线多,不仅使过热保护电路结构复杂,而且容易出现过热保护不可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于NTC/PTC 两路信号能单独实施温度控制,为电热装置提供安全稳定的过热保护以提升电热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的用于电热装置的温度控制及过热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电热装置的温度控制及过热保护电路,其包括所述电路包括发热线,NTC/PTC信号分离电路及高温保护电路,所述发热线包括PTC发热丝、NTC感温丝以及设置于PTC发热丝和NTC感温丝之间的NTC间隔层,所述发热线的输入端与外接交流电的零线连接;所述NTC/PTC 信号分离电路包括并联连接在所述PTC发热丝与所述NTC感温丝之间的电阻 R5及二极管D5,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与所述PTC发热丝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与所述NTC感温丝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温保护电路包括二极管D6、电阻R8及电阻R9,所述电阻R8与电阻R9并联连接在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与正极之间,所述二极管D5与所述二极管D6的导通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前述的温度控制及过热保护电路还包括温度保险丝,零点同步电路,市电电压变化取样电路,NTC信号采样电路,双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驱动电路,PTC信号采样电路,中央控制电路及电流保险丝;所述温度保险丝与所述电阻R8及所述电阻R9物理紧密接触,且所述温度保险丝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的零线AC_N连接;所述发热线、所述零点同步电路的一端及所述市电电压变化取样电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温度保险丝的端出端连接后又连接至所述发热线的输入端TO_HEAT_IN,所述零点同步电路的另一端及所述市电电压变化取样电路的另一端分别与中央控制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发热线的输出端TO_HEAT_OUT与所述高温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及所述NTC信号采样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高温保护电路的端出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端T2连接,所述NTC信号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控制电路及所述电流保险丝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T1及控制端Gate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控制电路及所述电流保险丝分别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端T1与所述PTC信号采样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PTC信号采样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央控制电路及所述电流保险丝分别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继红,未经陈继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92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湿机的紫外线杀菌组件和除湿机
- 下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