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ZigBee的建筑内能源管理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21611.4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1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于江利;杜鹏;闫博;黄晓英;温晓东;白燕;黄晓蕾;席维;方彬;侯满哲;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张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zigbee 建筑 能源 管理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ZigBee的建筑内能源管理控制装置,属于智能建筑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器模块、供电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下载调试模块、以太网转换模块、按键模块和存储模块,供电模块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传感器模块通过I/O端口和微控制器模块相连接;下载调试模块通过SPI接口与微控制器模块相连接;以太网转换模块通过UART接口和微控制器模块相连接;按键模块通过I/O端口与微控制器模块相连接;存储模块通过I2C接口与微控制器模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实现对建筑内能源消耗的管理控制,并将监控结果上传到云服务器端以便监测人员和用户对其进行管理,有效的节约了能源并提高了监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ZigBee的建筑内能源管理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无论在外观结构上还是在坚固程度上较以往都已经有了质的飞越。但是,当今城市很多建筑内部的电器设备却成为能源的最大消耗方,而且电器设备布设冗余和智能化程度不高,导致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这些都不符合现代社会节能低碳的环保理念。另外,现阶段大部分建筑内用电设备监督管理的体制比较落后,大量的供暖、通风及照明等用电设备在传统的管理手段下,不能很好地满足按需使用、节能环保等精细化管理要求,从而造成管理成本增加和能源浪费。总之,建筑内用电设备能源消耗监管的缺失是现代建筑的不足之处,也是无法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最大障碍。加强对建筑内用电设备能源的管理,实时掌握建筑内的能耗情况,对于现代化建筑的建设至关重要。基于这点,本装置充分利用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实现对建筑内能源的管理控制,并将监控结果上传到云服务器端以便监测人员和用户对其进行管理,有效的节约了能源并提高了监管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精度、高稳定性、低功耗且传输效率高的建筑内能源管理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ZigBee的建筑内能源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器模块、供电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下载调试模块、以太网转换模块、按键模块和存储模块,其中:所述的供电模块将适配器5V直流电压通过稳压芯片转换成稳定的3.3V电压,为微控制器以及其它模块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传感器模块通过I/O端口和微控制器模块相连接,实现对建筑内环境信息的采集;下载调试模块通过SPI接口与微控制器模块相连接,为微控制器模块提供下载程序的路径;以太网转换模块通过UART接口和微控制器模块相连接,实现串行接口链路协议与以太网协议的转换;按键模块通过I/O端口与微控制器模块相连接,实现对各模块的复位和恢复出厂设置功能;存储模块通过I2C接口与微控制器模块相连接,用来存储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环境信息和微控制器模块的动作信息。
而且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包括亮度检测传感器、人体红外检测传感器、温湿度检测传感器和窗磁检测传感器,其中:亮度检测传感器采用光宝科技公司生产的LTR-329ALS传感器;人体红外检测传感器采用HC-SR501传感器;温湿度检测传感器采用Sensirion传感器公司生产的SHT10传感器;窗磁检测传感器采用霍尼韦尔公司的SS413A型磁性传感器。
而且所述的建筑内能源管理控制装置会根据单个控制指令向特定的设备装置发送控制指令,来控制其运行状态。
而且所述的建筑内能源管理控制装置会根据接收到的整体的控制信息向建筑内所有设备装置发送控制指令,来控制其运行状态。
而且所述的建筑内能源管理控制装置会接收来自终端设备发送的回执信息,然后通过以太网将回执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
而且所述的以太网转换模块采用有人物联网公司生产的工业级串口服务器USR-TCP232;供电电源模块采用220V转5V适配器和将5V转换成稳定3.3V的LD1117稳压芯片;下载调试模块采用FPC贴片型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未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216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