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冲落煤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21859.0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0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山;王晓波;董凤军;蔡成宇;李桂锋;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矿业集团新安煤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9 | 分类号: | B65G47/19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崔振旺 |
地址: | 277000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落煤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落煤器,属于煤炭运输领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落煤板、挡煤片,所述落煤板为长方形结构,倾斜设置在转载机头与带自移机尾之间,中部沿长度方向内凹形成滑煤浅槽,落煤板的两边分别设置挡煤片,挡煤片朝向落煤板中间,两挡煤片之间保持距离作为落煤通道,挡煤片与落煤板两侧连接设置,落煤掉落在落煤板上时碰撞挡煤片,挡煤片向两侧摆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落煤点向外侧自移机尾上安设自动缓冲刮煤器,将从转载机落到自移机尾上的煤流尽可能往皮带中心位置兜、刮,减少甚至杜绝因煤流量大、速度快、煤块大造成的洒炭现场,降低职工清理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落煤器,属于煤炭运输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采煤工作面转载机头落煤点处煤流量存在流量大、流速快、不稳定等特点,很容易将落到自移机尾上的碳块洒落,造成皮带自移机尾上落煤点处皮带机道两侧洒炭严重,给转载司机日常清理洒炭造成很大工作量,而且,一旦出现皮带跑偏、打滑等情况时,洒的炭就更多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落煤器,解决采煤转载机头转载时煤洒落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缓冲落煤器,包括落煤板、挡煤片,所述落煤板为长方形结构,倾斜设置在转载机头与带自移机尾之间,中部沿长度方向内凹形成滑煤浅槽,落煤板的两边分别设置挡煤片,挡煤片朝向落煤板中间,两挡煤片之间保持距离作为落煤通道,挡煤片与落煤板两侧连接设置,落煤掉落在落煤板上时碰撞挡煤片,挡煤片向两侧摆动。
作为优选,落煤板的中部两侧设有与落煤板垂直的立杆,立杆上通过软连接连接所述的挡煤片,两立柱间在顶部设置顶杆将两立杆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挡煤片由挡煤板和软质的摆动片组成,挡煤板与立柱间固定相连,摆动片与挡煤板通过软性材料相连,摆动片为软性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软性材料为橡胶片。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落煤点向外侧自移机尾上安设自动缓冲刮煤器,将从转载机落到自移机尾上的煤流尽可能往皮带中心位置兜、刮,减少甚至杜绝因煤流量大、速度快、煤块大造成的洒炭现场,降低职工清理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该设计制作过程较为简单,可有效解决生产过程出现的洒炭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面,
附图标记:1、落煤板,2、挡煤片,3、挡煤板,4、立柱,5、摆动片,6、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缓冲落煤器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落煤板1、挡煤片2,所述落煤板1为长方形结构,倾斜设置在转载机头与带自移机尾之间,中部沿长度方向内凹形成滑煤浅槽,落煤板1的两边分别设置挡煤片2,挡煤片2朝向落煤板1中间,两挡煤片2之间保持距离作为落煤通道,挡煤片2与落煤板1两侧连接设置,落煤掉落在落煤板1上时碰撞挡煤片2,挡煤片2向两侧摆动。
落煤板1的中部两侧设有与落煤板1垂直的立杆,立杆上通过软连接连接所述的挡煤片2,两立柱4间在顶部设置顶杆6将两立杆相连接。
挡煤片2由挡煤板3和软质的摆动片5组成,挡煤板3与立柱4间固定相连,摆动片5与挡煤板3通过软性材料相连,挡煤片2为软性材料。软性材料为橡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矿业集团新安煤业有限公司,未经枣庄矿业集团新安煤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21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