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频器输入输出铜排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22142.8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0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合康新能变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3 | 分类号: | H01R13/73;H01R25/14;H0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刘小哲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频器 输入输出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频器输入输出铜排固定结构,包括,从变频器外壳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三护板、第四护板和承载台,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铜排的宽度;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第三护板、第四护板围成方形容纳腔;所述承载台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与第三护板之间形成第一卡槽,与第四护板之间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宽度大于等于铜排的厚度;所述第二卡槽底部形成有穿透变频器外壳的通孔,用于使铜排穿过变频器外壳进入内部;所述承载台上形成有螺母卡槽,用于容纳螺母,使铜排与外部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对铜排的夹持和承载、限位,对铜排进行安装定位和拆卸较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频器功率单元输入输出铜排固定方式。
背景技术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频率可调电源的电能控制装置。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变频器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例如火力发电、石油、化工、矿山、冶金、供水等行业)得到了空前的推广和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功率单元是变频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与外部电气连接主要靠铜排实现,具体分为输入铜排和输出铜排。
在现有铜排固定方式中,铜排靠绝缘子支撑于外壳表面,铜排与绝缘子之间、绝缘子与功率单元外壳之间靠螺钉紧固,缺点在于需要大量零散物料,紧固螺钉较多,工序繁杂,生产组装效率低下。
如何提供变频器的输入输出铜排简洁的固定方式,减少装配繁琐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频器输入输出铜排固定结构,包括,从变频器外壳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2、第三护板3、第四护板4和承载台5,所述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平行设置,垂直于变频器外壳,所述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铜排的宽度;所述第三护板3和第四护板4平行设置,垂直于变频器外壳,并垂直于第一护板1;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2、第三护板3、第四护板4围成方形容纳腔;所述承载台5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与第三护板3之间形成第一卡槽,与第四护板4之间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宽度大于等于铜排的厚度;所述第二卡槽底部形成有穿透变频器外壳的通孔6,用于使铜排穿过变频器外壳进入内部;所述承载台5上形成有螺母卡槽,用于容纳螺母,使铜排与外部设备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承载台5的高度小于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2,用于使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2形成对铜排的夹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承载台5分别与所述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2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2、第三护板3、第四护板4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变频器输入输出铜排固定结构与变频器外壳一体注塑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2上分别形成有三个加强筋;所述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2将第三护板3、第四护板4夹持,并向外延伸,在第三护板3和第四护板4外侧形成两个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变频器输入输出铜排固定结构为多个,纵向排列于变频器外壳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定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承载台,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实现对铜排的夹持和承载;通过第三护板、第四护板以及承载台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对铜排长短段的限位;通过承载台上螺母卡槽的设置,使对铜排进行安装定位和拆卸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变频器外壳输入输出铜排一侧的示意图;
图2是变频器输入输出铜排固定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变频器输入输出铜排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合康新能变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合康新能变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22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识别涂层厚度的汇流条及光伏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子信息设备安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