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22906.3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4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彭宜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宜兰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邓江红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切开 套管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开套管的固定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带结构,包括带体,所述带体为外管壁上无棱角的硅胶软管,带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气管切开套管的连接扣部;带体选用硅胶材料,能够更加贴合皮肤,从而保证固定带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此外,由于硅胶管具有一定的拉伸性,使患者在剧烈咳嗽过程中,不会造成气管切开套管的脱落;同时,由于硅胶管呈管状,固定带在脖子上的接触面积不会过大,既不会勒紧脖子,又不会因接触面积过大使汗液无法排出而发生溃烂,并且带体无外棱角,患者活动过程中也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连接扣部采用铆孔和铆钉的配合,使得连接扣部能够弯曲成环形从而连接气管切开套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开套管的固定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带结构。
背景技术
在呼吸科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呼吸道有异物等情况引起呼气困难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治疗,在术后常需要使用到气管切开套外固定套对气道进行护理;气管切开套管又叫切开套管或气切套管,属于气管切开手术的术后所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并且能够直接作用于人体呼吸道;现在市面上的气管切开套管一般进口于土耳其;一般是由PVC和PE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适用范围用于进行麻醉、人工通气或其他辅助呼吸时需要建立呼吸通道的病人。
气管切开套管使用时需要在病人喉部开气管切口,将气管一端插入气管切口,另一端与外部连通,并需要设置固定装置将气管固定在病人的勃颈上,气管切开患者置入气管套管后,改变了痰液排出途径及气道湿化过程,肺内痰液会随着患者的呼吸和咳嗽形成大量的气溶胶分布在周围的空气中;同时套管口径较大,在进行气管镜介入治疗时患者的气道分泌物容易造成患者的不适,同时会使得患者更加容易咳嗽运动,患者咳嗽或呼吸等行为都是造成气管切开套管易脱落的原因之一。
现有的固定装置在气管外设置两个垫片,固定时在垫片和病人皮肤之间垫一层纱布,再通过绳子将两个垫片绑在病人脖颈上;这种固定方式使得气管切开套管外固定套的防脱效果较差,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套管脱落的情况,并且现有的固定带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并且由于紧密的贴合在脖子的皮肤上,在患者咳嗽时,容易造成固定带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对患者造成伤害,并且现有的固定带一般采用扁带,使得其与皮肤的接触位置的汗液无法排出,容易造成患者颈脖处的皮肤溃烂;因此,一种设计一种能够结构简单、并能够有效保护颈脖处皮肤的固定带成为了亟待解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气管切开套管结构复杂、易造成皮肤溃烂的等上述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带结构,采用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带结构,包括带体,所述带体为外管壁上无棱角的硅胶软管,带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气管切开套管的连接扣部。
可选的:每个连接扣部上均设置有铆钉,在带体的两端处分别设置有铆孔;位于带体同一端处的铆钉和铆孔相连时,连接扣部被弯曲呈环扣状。
可选的:在带体的每一端均设置有多个铆孔,各个铆孔与同一端的连接扣部的距离各不相同。
可选的:在连接扣部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铆钉。
可选的:连接扣部与带体一体成型。
可选的:铆钉与连接扣部一体成型,铆钉呈纺锤形、锥锤形或球形。
可选的:连接扣部呈半管状,铆钉设置于连接扣部内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带体为圆管状或异形管状,所述带体异形管状包括有下半管体和上半管体,下半管体与上半管体连接为一体,且下半管体的内径与上半管体的外径相当。
可选的:连接扣部为从带体中部裁切的半圆管结构或弧槽结构。
可选的:连接扣部为带体从下半管体与上半管体相交处裁切的下半管体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宜兰,未经彭宜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22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