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单离心上下出风的双级导流系统的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23016.4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6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贤;邵家成;曾新成;罗文君;张利;林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4 | 分类号: | F24F1/0014;F24F1/0022;F24F13/065;F24F13/08;F24F1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陈旭燕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离心 上下 导流 系统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单离心上下出风的双级导流系统的空调器,包括风道部件、导流板和换热器部件,所述导流板位于风道部件和换热器部件之间,且导流板固定安装在换热器部件靠近风道部件的一侧上,所述风道部件包括风道和安装在风道上的导流圈,所述换热器部件包括蒸发器支架和固定安装在蒸发器支架上的蒸发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决单离心实现上下出风柜机进风口处噪音等问题,解决单离心风机在进风位置一侧进风不畅问题,增强空调器的制冷制热置换效果,进一步增强空调器快速制冷制热,缩小换热器中心位置与上下位置处的换热效果差距,解决单离心风机中心位置风速快的问题,增强空调进风侧的进风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单离心上下出风的双级导流系统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CN201910556927.6的专利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及空调器,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该风道结构包括风道主体、导流板和两个风机。两个风机一上一下地安装于风道主体,并且风道主体的一侧被设置为进风侧,两个风机的进风口均开设于进风侧。导流板连接于风道主体并对应设置于两个风机之间,导流板凸出于风道主体设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采用了上述的风道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结构及空调器能保证多个风机的进风量大致相同,进而使得多个风机的出风量均匀稳定,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专利中阐述提到导流板结构,位于两个风机的中间位置,导流板凸出风道主体设置。
现有的单离心实现上下出风柜机,由于离心风机位于换热器的中间位置,导致其进风口一侧,靠近风机的位置的风速较快,容易产生噪音等隐患;单离心风机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其换热器的换热效果逐渐依托换热器的中心位置,致使换热器的上下顶部位置的换热效果极差,进一步影响空调制冷制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单离心上下出风的双级导流系统的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单离心上下出风的双级导流系统的空调器,包括风道部件、导流板和换热器部件,所述导流板位于风道部件和换热器部件之间,且导流板固定安装在换热器部件靠近风道部件的一侧上,所述风道部件包括风道和安装在风道上的导流圈,所述换热器部件包括蒸发器支架和固定安装在蒸发器支架上的蒸发器。
优选的,所述风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出风口,且风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导流圈固定安装在进风口处。
优选的,两个出风口均与进风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流圈与导流板相对应设置,且导流圈与导流板组成双级导流系统。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四周均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设置有螺钉,蒸发器的边板上开设有四个螺钉孔,且导流板通过螺钉固定在蒸发器的边板上螺钉孔处。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导流圈相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凸起,导流板的两端均开设有缺口。
优选的,所述风道部件和换热器部件四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道部件包括有风道支架,且风道固定安装在风道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蒸发器的风口与导流板的通孔相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用于单离心上下出风的双级导流系统的空调器,通过增加导流板,与原来风道位置处的导流圈,构成一组双级导流系统,进一步解决单离心实现上下出风柜机进风口处噪音等问题;解决单离心风机在进风位置一侧进风不畅问题;增强空调器的制冷制热置换效果,进一步增强空调器快速制冷制热;缩小换热器中心位置与上下位置处的换热效果差距;解决单离心风机中心位置风速快的问题,增强空调进风侧的进风均匀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230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带结构
- 下一篇:箱装卷烟重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