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23646.1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9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神鹰渔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7/08 | 分类号: | A01K87/08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丞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7 | 代理人: | 赵玉婕 |
地址: | 264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超轻手型 鱼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包括竿节、钩把杆、钩把,所述竿节右端开设有内螺纹连接槽、所述钩把杆前端设有外螺纹连接块,所述竿节和钩把杆通过内螺纹连接槽和外螺纹连接块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钩把安装在钩把杆右端,所述钩把上设有握形结构,所述钩把与钩把杆之前设有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竿制造技术领域,本案设计内部钩把上方设有手型把,且后端设有支撑杆,通过收握手型把,支撑杆对胳膊进行支撑,会大大减少人的疲劳感,利用人体工程学设计的这款钩型握把,采用目前最高级的超轻材料碳纤维制成,彻底改变了钓鱼过程中疲劳感,使钓角过程更舒服更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
背景技术
钓鱼是一种休闲运动,老少皆宜,不仅可以锻炼心智,还可以塑造良好的性格,广受公众的青睐,鱼竿通常由钓竿和把手构成,现有的把手大多采用EVA外包网套方式,然后再刷环氧,待干后再喷漆,工艺复杂,且费工费时,且把手手感不是很好,硬度较高,钓鱼时手部所受压力较大,在长期钓鱼过程中会经常感觉到使用手持直柄握把人的手部臂部会感觉到疲急酸麻,对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带来一定的损害,为此我们设计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解决了现有的不足之处,现有的把手手感不是很好,硬度较高,钓鱼时手部所受压力较大,在长期钓鱼过程中会经常感觉到使用手持直柄握把人的手部臂部会感觉到疲急酸麻,对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带来一定的损害。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包括竿节、钩把杆、钩把,所述竿节右端开设有内螺纹连接槽、所述钩把杆前端设有外螺纹连接块,所述竿节和钩把杆通过内螺纹连接槽和外螺纹连接块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钩把安装在钩把杆右端,所述钩把上设有握形结构,所述钩把与钩把杆之前设有调节结构;
所述握形结构,包括:手型把、食指孔、中指孔、无名指孔、小指孔以及掌心凸起;
所述手型把安装在钩把上方,所述食指孔、中指孔、无名指孔、小指孔依次从上到下开设在手型把上,所述掌心凸起安装在食指孔、中指孔、无名指孔、小指孔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放置槽、弹簧、卡块、卡孔以及容纳槽;
所述放置槽开设于钩把杆的上方,所述卡块通过弹簧固定在放置槽内,所述卡孔开设于钩把上方,所述钩把前端开设有容纳槽。
优选的,所述食指孔、中指孔、无名指孔、小指孔内部均嵌装有一层防护圈。
优选的,所述防护圈采用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钩把后端固定连接延伸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钩把采用的为碳纤维材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案设计内部钩把上方设有手型把,且后端设有支撑杆,通过收握手型把,支撑杆对胳膊进行支撑,会大大减少人的疲劳感,利用人体工程学设计的这款钩型握把,采用目前最高级的超轻材料碳纤维制成,彻底改变了钓鱼过程中疲劳感,使钓角过程更舒服更省力,更容易中鱼,使钓鱼的过程增添更大的乐趣,且还设有调节结构,根据不同的人进行长度的调节,使得适用更多人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的拆分状态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的内部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的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的正常状态下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神鹰渔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神鹰渔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236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感组件的新型安装结构
- 下一篇:电源模块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