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桩基动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26256.X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3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房玉林;王军兰;袁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泰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桩基 动测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桩基动测仪,包括动测仪置盒设置有盒盖、操作台和放置腔构成,盒盖设置有显示屏,操作台设置有键盘和触控面板,放置腔的内部安装有动测仪本体;动测仪本体的四角固定安装有扇叶组件,动测仪本体的顶端中心安装有信号盒。该种智能桩基动测仪,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通过分体式的动测仪置盒与动测仪本体便于设置有物联网便于装置远程智能控制使用,通过设置有扇叶组件和摄像头便于精确快速一定至待检测位置,通过吸气泵与吸盘便于快速将装置紧贴吸附在待测点上,通过设置有电动冲击器与冲击锤便于定量精确敲击,在配合吸盘内部的传感器快速监测数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测仪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桩基动测仪。
背景技术
桩基动测是一种利用在冲击或振动荷载作用下,检测工程基桩的桩身结构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测试分析仪器。
桩身质量完整性检测是建筑物桩基基础检测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制定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对此检测内容有详细的标准要求和技术指标。通常的桩身质量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检检测法,使用一个通道,单个探头,一次锤击采集一条信号曲线的方法。当需要在同一个基桩上采集多个曲线,或不同部位信号曲线需要做比对时,需要多次锤击,多次采集。而由于锤击是人为锤击,往往造成震源的不一致性,这样直接导致信号曲线的比对具有人为偏差,再加上仪器设备的系统误差,为对比判断桩身质量增加了困难,同时,不同震源产生信号曲线上的差别也为检测人员现场判研信号设置了障碍。
由于传统的桩基动测通过人工敲击基桩,敲击位置同样得不到准确的定位,大多通过人工经验完成。同时基桩震动信号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非平稳随机信号。基于传统线性平稳系统理论发展起来的基桩震动信号处理技术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智能桩基动测仪。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桩基动测仪,包括动测仪置盒,所述动测仪置盒设置有盒盖、操作台和放置腔构成,所述盒盖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操作台设置有键盘和触控面板,所述放置腔的内部安装有动测仪本体;
动测仪本体,所述动测仪本体的四角固定安装有扇叶组件,所述动测仪本体的顶端中心安装有信号盒,所述信号盒的内部安装有处理器,所述动测仪本体的底端中心安装有冲击锤,所述动测仪本体的底端中心边缘安装有吸盘和摄像头,所述动测仪本体的内部中心两侧分别安装有蓄电池、液压油缸和吸气泵,所述动测仪本体的内部中心安装有电动冲击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台和盒盖的一侧通过设置有转轴卡合安装在动测仪置盒的顶部,所述放置腔嵌设安装在动测仪置盒的底部中心,所述动测仪置盒的外壁边角均设置有防撞垫保护,所述动测仪置盒的另一侧顶部设置有扣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扇叶组件设置有四组且分别嵌设安装在动测仪本体的四角内,所述扇叶组件均传动连接设置有微型驱动电机且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冲击器通过设置有安装架固定卡合安装在动测仪本体的内部中心,所述电动冲击器的输出端与冲击锤固定连接,所述冲击锤的表面设置有胶垫保护且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固定嵌设安装在动测仪本体的内部中心底部,所述液压油缸通过设置有保护壳卡合安装在蓄电池的顶端,所述吸气泵通过设置有安装架卡合安装在动测仪本体的内部边角且位于吸盘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气泵的底端设置有伸缩杆贯穿安装在动测仪本体的底端中心四角,所述吸盘固定卡合安装在伸缩杆的底端,所述吸盘的内部设置有吸气口和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泰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泰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262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