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软态金属材料碾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27859.1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0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倪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砚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018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金属材料 平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软态金属材料碾平装置,包括碾平装置基座,碾平装置基座上安装有主轴马达驱动器,主轴马达驱动器输出端连接有输入主动轮,输入主动轮上方设置有左右对称布置的左侧下排滚轮主动轮、右侧下排滚轮主动轮,左侧下排滚轮主动轮、右侧下排滚轮主动轮上方分别设置有左侧转换轮、右侧转换轮,左侧转换轮、右侧转换轮上方分别设置有左侧上排滚轮主动轮、右侧上排滚轮主动轮,左侧上下排滚轮主动轮与右侧上下排滚轮主动轮之间对应安装有下排滚轮、上排滚轮,超薄软态金属材料在下排滚轮与上排滚轮之间受压的同时均匀移送;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材料碾平后的平整度,保证了产品生产要求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碾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薄软态金属材料碾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生产方式一般采用的有一定厚度的厚料以及有硬度的材料完全进行碾平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生产,在每种规格的调节和切换时比较繁琐和耗时;对于超薄及软态料,还无法达到碾平要求,后道工序生产困难,材料利用率低,其机构的缺陷碾平滚轮直径大、轮距之间距离大。因此,对此种检测模式无法满足客户、产品要求,碾平精度及平整度不够,导致跟不上生产的工作节拍,且该方式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产品质量要求,报废率极高,生产成本高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超薄软态金属材料碾平装置,能够保证材料碾平后的平整度,保证了产品生产要求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批量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超薄软态金属材料碾平装置,包括碾平装置基座1,所述碾平装置基座1上安装有主轴马达驱动器2,所述主轴马达驱动器2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入主动轮3,所述主轴马达驱动器2带动输入主动轮3旋转,所述输入主动轮3上方设置有左右对称布置的左侧下排滚轮主动轮4、右侧下排滚轮主动轮,所述左侧下排滚轮主动轮4、右侧下排滚轮主动轮分别沿前后方向并排布置有多个,且多个左侧下排滚轮主动轮4、右侧下排滚轮主动轮之间分别间隔布置,所述输入主动轮3与紧邻其的左侧下排滚轮主动轮4啮合连接,并带动该左侧下排滚轮主动轮4旋转,所述左侧下排滚轮主动轮4、右侧下排滚轮主动轮上方分别设置有左侧转换轮5、右侧转换轮,所述左侧转换轮5、右侧转换轮分别沿前后方向并排布置有多个,且多个左侧转换轮5、右侧转换轮之间分别间隔布置,所述左侧下排滚轮主动轮4与左侧转换轮5、以及右侧下排滚轮主动轮与右侧转换轮分别交错布置,且相邻的左侧下排滚轮主动轮4与左侧转换轮5、以及右侧下排滚轮主动轮与右侧转换轮依次啮合连接,所述左侧转换轮5、右侧转换轮上方分别设置有左侧上排滚轮主动轮6、右侧上排滚轮主动轮9,所述左侧上排滚轮主动轮6、右侧上排滚轮主动轮9分别沿前后方向并排布置有多个,且多个左侧上排滚轮主动轮6、右侧上排滚轮主动轮9之间分别间隔布置,所述左侧转换轮5与左侧上排滚轮主动轮6、以及右侧转换轮与右侧上排滚轮主动轮9分别交错布置,且相邻的左侧转换轮5与左侧上排滚轮主动轮6、以及右侧转换轮与右侧上排滚轮主动轮9依次啮合连接,所述左侧下排滚轮主动轮4与右侧下排滚轮主动轮之间对应安装有下排滚轮,所述左侧上排滚轮主动轮6与右侧上排滚轮主动轮9之间对应安装有上排滚轮8,所述下排滚轮、上排滚轮8均安装在滚轮压板7上,超薄软态金属材料在下排滚轮与上排滚轮8之间受压的同时均匀移送。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主动轮3左上方、右上方分别紧邻有左侧下排滚轮主动轮4,并与其左上方、右上方紧邻的左侧下排滚轮主动轮4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上排滚轮主动轮6、右侧上排滚轮主动轮9均采用微型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上排滚轮8相邻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滚轮二,所述滚轮二安装在滚轮压板7上,所述滚轮二与上排滚轮8之间无缝连接,以实现超薄软态金属材料无缝碾平移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砚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砚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27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件和刚性件之间自动注油装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压水射流解锚退锚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