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皮肤科用封包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29063.X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7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牟银艳;林辉;刘武;牟建珍;唐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牟银艳 |
主分类号: | A61F7/10 | 分类号: | A61F7/10;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夏鹏 |
地址: | 44540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皮肤科 封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皮肤科用封包,包括包扎带本体,所述包扎带本体的表面开设有上下贯通的传热孔,所述包扎带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冰敷袋容纳盒,所述冰敷袋容纳盒的内部设置有冰敷袋,所述包扎带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内壁设置有分隔块,所述分隔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隔热板。该新型皮肤科用封包,通过设置包扎带本体、魔术贴子贴和魔术贴母贴、密封导热硅胶层和环形密封圈,将药物放置于环形密封圈内,能够达到封包治疗的目的,通过设置冰敷袋容纳盒、冰敷袋、传热孔和导热管,能够将冰敷袋的冷气传递至药物和患者的皮肤处,达到了降低患者皮肤处温度,避免流汗造成药液溢出的目的,增强了患者的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皮肤科用封包。
背景技术
在对皮肤病进行治疗时,会使用封包疗法,封包疗法是指采用无渗透作用的薄膜或其他材料,如保鲜膜、绷带、手套和医用辅料等,对涂敷药物的患处表面进行封闭式包裹,从而达到治疗皮肤疾病的一种疗法,采用封包的治疗方式,时间一般在几个小时到几天,时间不宜过长。
现在人们在对皮肤进行封包治疗时,若是气温较高,患者患处皮肤的出汗量较大,容易导致涂敷于患者患处的药物会随汗液形成水滴流出封包,降低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增加了患者皮肤病的治疗时间,且皮肤患处的温度较高,容易引起患者的患处瘙痒,使患者难以忍受。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型皮肤科用封包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皮肤科用封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皮肤科用封包,包括包扎带本体,所述包扎带本体的表面开设有上下贯通的传热孔,所述包扎带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冰敷袋容纳盒,所述冰敷袋容纳盒的内部设置有冰敷袋,所述包扎带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内壁设置有分隔块,所述分隔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表面开设有导热孔,所述导热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魔术母贴,所述环形魔术母贴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环形魔术子贴,所述环形魔术子贴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导热硅胶层,所述密封导热硅胶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的内部设置有药物。
优选的,所述冰敷袋容纳盒与传热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冰敷袋容纳盒的外表面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分隔块的数量为六个,每两个分隔块为一组,三组所述分隔块等距设置在导热管的左右内壁,所述导热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导热孔等距开设在隔热板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包扎带本体左端的下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母贴,所述包扎带本体右端的上表面设置有与魔术贴母贴相适配的魔术贴子贴。
优选的,所述冰敷袋容纳盒的正面设置有用于更换冰敷袋的盒盖,所述导热管的正面设置有用于调整隔热板数量的管盖。
优选的,所述环形密封圈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增强环形密封圈密封性能的V字型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皮肤科用封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皮肤科用封包,通过设置包扎带本体、魔术贴子贴和魔术贴母贴、密封导热硅胶层和环形密封圈,能够将药物放置于环形密封圈内,并将药物密封涂敷在患者的皮肤表面,达到封包治疗的目的,通过设置冰敷袋容纳盒、冰敷袋、传热孔和导热管,在炎热天气使用时,能够将冰敷袋的冷气传递至药物和患者的皮肤处,达到了降低患者皮肤处温度,避免流汗造成药液溢出的目的,增强了患者的体验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牟银艳,未经牟银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290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料锯床
- 下一篇:一种眼科手术用显微镜操作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