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柱创伤紧急救治用气囊式挤压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30119.3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57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相;吴秋敏;刘盛飞;廖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市中医院(赣州市中医骨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A61F5/05;A61G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方晓明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创伤 紧急 救治 气囊 挤压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脊柱创伤紧急救治用气囊式挤压固定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内卡接所述担架板,所述担架板内置所述辅助固定组件,所述微型气泵输出端端口与所述连管一端连通设置,所述连管另一端与所述竖直气囊条进气端口连通设置,所述车架外侧壁底部设置所述移动组件,通过将担架板置于病人身下,然后通过活动抬杆将过担架板移动至车架上,方便对病患进行移动,并且,在转移过程中,通过竖直气囊条与横条气囊配合,形成挤压式固定件对病患脊柱及背部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在患者脊柱受创后的第一时间进行固定,从而保证不受二次损伤,减少患者的病痛,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脊柱创伤紧急救治用气囊式挤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是人体的支柱,也是人体保护内脏和保持身体平衡的重要结构。由于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各种外伤导致的脊柱创伤越来越多,胸腰段骨折的发生率约占其中的80%~90%,目前国内针对于治疗脊柱创伤的方法有多种,但基本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使用脊柱固定产品,大多数选用椎弓根钉凹形槽直接安放连接棒这一类的固定器械。
但是人们在脊柱创伤时,身体是不能随意进行移动的,一般脊柱创伤的正确搬运方式采取平托法和滚动法,平托法即先将伤者双下肢伸直,木板放在伤者身体一侧,用手将伤员平托至担架或木板上,也可采用滚动法,使伤员保持平直状态,与救护者成一整体滚动至担架或木板上,但是在转移时,缺乏脊柱固定装置容易造成脊柱创伤的二次损伤,从而导致伤上加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脊柱创伤紧急救治固定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柱创伤紧急救治用气囊式挤压固定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脊柱创伤急救用固定装置功能较为单一,结构较为简单,一般需要人工进行移动病患,使用不便,当病患需要紧急救治进行转移时,易造成脊柱创伤的二次损伤,从而导致伤上加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脊柱创伤紧急救治用气囊式挤压固定装置,其包括:车架、担架板、辅助固定组件、供气机构和移动组件,所述车架内卡接所述担架板,所述担架板内置所述辅助固定组件,所述辅助固定组件包括背心式衣体、竖直气囊条、横条气囊和控制阀,所述担架板内开设有凹槽卡接所述背心式衣体,所述背心式衣体内侧对应脊柱位置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连接所述竖直气囊条,所述竖直气囊条左右两侧均呈线性等距连通设置多个所述横条气囊,所述竖直气囊条底端开设有进气端口,所述进气端口外侧安装所述控制阀,所述供气机构包括微型气泵和连管,所述微型气泵安装于所述车架外侧壁底部,所述微型气泵输出端端口与所述连管一端连通设置,所述连管另一端与所述竖直气囊条进气端口连通设置,所述车架外侧壁底部设置所述移动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脊柱创伤紧急救治用气囊式挤压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车架外侧壁顶部呈对称连接两个固定带,且所述车架外侧壁底部开设有容纳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脊柱创伤紧急救治用气囊式挤压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铰接座、伸缩调节杆和万向轮,所述容纳槽内侧壁四个端角处均连接所述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所述伸缩调节杆,所述伸缩调节杆底端连接所述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脊柱创伤紧急救治用气囊式挤压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担架板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抬杆,所述担架板顶部左侧通过连接座滑动连接有颈部固定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市中医院(赣州市中医骨科医院),未经赣州市中医院(赣州市中医骨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30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烘干破用水循环喷枪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油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