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近电检测智能手环及应用该手环的施工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32840.6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2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杰;刘立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职工培训基地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7/06;G08B25/08;A44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智能 应用 施工 管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近电检测智能手环,包括腕带、壳体、近电检测模块、报警模块、数据模块、通信模块、控制模块,近电检测模块、报警模块、数据模块、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均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近电检测模块与报警模块相连,所述近电检测模块、报警模块、通信模块、数据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性相连。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智能手环上增加了近电检测模块、报警模块,在铁路电气线路检修及其他现场施工中及时发现高压电的存在,提前进行安全防范,避免伤害,同时应用该近电检测智能手环建立的施工管理系统中,客户端手环报警装置信号通过无线连接服务器发送给管理者及其他施工人员,极大的提高了灾害预防管理,具有使用方便、信息传递高效、准确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工务安全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近电检测功能的智能手环,及基于该智能手环的铁路工务施工作业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安全是铁路工作的永恒主题。尽管铁路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并始终把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但近年来人身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在营业线施工作业过程中,因防护体系出现问题导致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情况层出不穷。
同时,随着铁路电器化建设的发展,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线路中通过的大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远胜于电力系统,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电力线范围较长,施工人员维护的线路与停电的线路不一致或者超出范围,无法确定线路是否有电,当靠近时已发生危险。常规采用验电笔做接触式的测试来确认,同时做对地短路,但是仍无法保证人员所施工的地方就是停电的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近电检测智能手环,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铁路电气线路检修及其他现场施工人员易受高压电伤害等安全事故的问题,及应用该手环的施工管理系统,以提高铁路工务防护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近电检测智能手环,包括腕带、壳体、近电检测模块、报警模块、数据模块、通信模块、控制模块,所述近电检测模块、报警模块、数据模块、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均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近电检测模块与报警模块相连,所述近电检测模块、报警模块、通信模块、数据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模块采用震动模块、蜂鸣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为SIM卡通讯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设有用于安装在SIM卡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还包括GPS定位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近电检测智能手环还包括显示屏、Micro USB接口,所述显示屏、Micro USB接口均安装在壳体上,所述显示屏、Micro USB接口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与壳体之间、所述Micro USB接口与壳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应用上述近电检测智能手环的施工管理系统,还包括所述手环、后台服务器,所述手环与后台服务器无线通信。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智能手环上增加了近电检测模块、报警模块,在铁路电气线路检修及其他现场施工中及时发现高压电的存在,提前进行安全防范,避免伤害,又因设有SIM卡,在应用该近电检测智能手环建立的施工管理系统中,客户端手环报警装置信号通过无线连接服务器发送给管理者及其他施工人员,极大的提高了灾害预防管理,具有使用方便、信息传递高效、准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一种应用近电检测智能手环的施工管理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职工培训基地,未经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职工培训基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32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商业空间的可旋转投影仪
- 下一篇:具有玻璃珠触感的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