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熄焦自适应给水预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35694.2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7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孙东德;李振东;谢能刚;李以则;谷从余;周开创;王义葳;夏本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东能换热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公茂海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熄焦 自适应 给水 预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熄焦自适应给水预热器,属于水预热器技术领域,包括干熄炉、一次除尘器、二次除尘器和锅炉,干熄炉的顶部与装焦装置连接,干熄炉的底部与排焦装置连接,干熄炉的两侧分别与一次除尘器和自适应换热装置相接,一次除尘器的出口与锅炉一端连接,锅炉的另一端接在二次除尘器的进口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熄焦自适应给水预热器,采取特定的运行方式克服了循环气中的水蒸汽对换热管的露点腐蚀,保证了蛇形管使用寿命在5年以上,实现自适应,满足干熄焦系统的不同工况间的运行切换和故障切换,可实现系统温度的自动控制,做到恒温运行,大大提高干熄焦的出焦产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预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熄焦自适应给水预热器。
背景技术
干熄焦系统一般采用给水预热器作为循环气体的二次换热设备。目前,干熄焦给水预热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热管式给水预热器和蛇形管式给水预热器。偏心热管受热段置于烟气通道内,烟气横向掠过翅片式热管并放热给外套管,加热外套管内的工质,使得工质吸热汽化,由于外套管内高度真空,工质吸热并迅速汽化并包裹内套管,将热量十分迅速地通过内套管传递给水。
热管式给水预热器的内套管内给水的整个加热流程不受烟气的直接冲刷影响,独自走管程。热管自适应换热装置通过中间介质传热,换热效果差,且当热管内介质失效、管壁积灰增厚时,换热效果会严重下降。热管效率低导致自适应换热装置烟气侧的排烟温度高达150℃以上(标准为130℃),排焦温度也达到200℃以上(标准为180℃),因此只能通过降低生产负荷来控制排焦温度,生产效率受到制约。易产生不凝性气体和工质泄露,导致换热效率衰减快。热管自适应换热装置喘振严重,从风机出口至干熄炉入口,管道及热管本体振动加大,频繁振动使得进出口补偿器法兰出现泄露,导致惰性气体外泄,破坏生产节奏。由于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腐蚀性气体和各种金属、非金属元素,形成高低温腐蚀,加上换热面积小,热管内工质真空度降低,加速了管壁损坏,形成热管自适应换热装置内部泄露。
为了控制循环风的出口温度不会过低而影响给水预热器的使用寿命,人们设计了一种偏心式双层管热管换热器,该换热器的特点是当循环风的温度低于100℃时,换热器基本不启动换热,也就是只有当循环风的温度大于100℃时给水预热器才开始启动换热,在低于100℃时,无论冷却水的温度多低,循环风与冷却水之间几乎不交换热量,这就保证了无论冷却水的流量多大,温度多低,循环风的出口温度永远会大于100℃,循环风中的水蒸气永远不会结露而腐蚀换热管。
其共同弱点是,其中的热管失效特别快,安装3个月后换热效果开始下降,2年后该热管式给水预热器基本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需要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熄焦自适应给水预热器,采取特定的运行方式克服了循环气中的水蒸汽对换热管的露点腐蚀,保证了蛇形管使用寿命在年以上,实现自适应,满足干熄焦系统的不同工况间的运行切换和故障切换,可实现系统温度的自动控制,做到恒温运行,大大提高干熄焦的出焦产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熄焦自适应给水预热器,包括干熄炉、一次除尘器、二次除尘器和锅炉,干熄炉的顶部与装焦装置连接,干熄炉的底部与排焦装置连接,干熄炉的两侧分别与一次除尘器和自适应换热装置相接,一次除尘器的出口与锅炉一端连接,锅炉的另一端接在二次除尘器的进口上,二次除尘器的出口接在循环风机上,循环风机的另一端与自适应换热装置相接,并且自适应换热装置与锅炉之间连接。
优选的,所述自适应换热装置包括多组换热框、循环气体进管、循环气体出管,换热框从下至上依次堆叠,换热框的底部与循环气体进管连接,换热框的顶部与循环气体出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热框对称的两侧加工有一一对应的通孔,蛇形管呈“U”型穿过换热框两侧的通孔,并且每排蛇形管的端口插入汇流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东能换热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东能换热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356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运输柱状货物的托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头螺旋螺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