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隙式排水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36211.0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5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峰;张宁;陈鹏飞;方俊杰;张明含;陈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同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隙 排水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缝隙式排水沟,包括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上端设置有排水口;排水槽长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第一集水槽;相邻两个第一集水槽之间相互连通;排水槽和与之相邻的第一集水槽同样相互连通。多个第一集水槽能够同时对雨水进行收集,有效提升雨水的收集效率,从而提升排水沟的排水效率,保证广场上的雨水能够及时排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缝隙式排水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广场建设中,为了保证广场足够的排水能力,通常会在地面上铺设缝隙式排水沟。由于缝隙排水沟,其排水口较窄,不会对行人的通行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被广泛使用。
但是由于常见的缝隙式排水沟的排水口较窄,会在一定程度影响排水沟与雨水的收集效率,影响广场的整体排水能力,在降雨量较大时,仍然会容易造成广场内较多的积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广场的排水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缝隙式排水沟。
本申请提供的缝隙式排水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缝隙式排水沟,包括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上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槽长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第一集水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集水槽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排水槽和与之相邻的第一集水槽同样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第一集水槽能够同时对雨水进行收集,有效提升雨水的收集效率,从而提升排水沟的排水效率,保证广场上的雨水能够及时排出。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集水槽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集水槽连通,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集水槽连通;所述连接管靠近排水槽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进入至雨水槽中,由于连接管倾斜设置,因此雨水能够自动流入至排水槽中,从而保证排水槽的排水效率。
优选的,靠近排水槽的第一集水槽的深度大于远离排水槽的第一集水槽的深度,所属连接管与第一集水槽的侧壁下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能够自动从深度较小的第一集水槽中流入至深度较大的第一排水槽中,使得雨水顺利进入至排水槽中,保证雨水的收集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水槽侧壁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周侧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位于第一集水槽外侧,所述连接管端部套设在连接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端部能够直接套设在连接头上,便于排水沟的铺设和安装。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包括主管道以及设置在主管道两端的支管道,所述支管道与连接套连接,并且所述支管道设置为万向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管道设置为万向软管,以便于工作人员将连接管与连接套连接,提升排水沟安装的便利性。
优选的,若干条所述第一集水槽与排水槽相互平行,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集水槽之间设置有第二集水槽,所述第二集水槽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集水槽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集水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集水槽和第二集水槽均能够大于雨水进行收集,从而扩大排水沟的雨水收集棉结,提升雨水的收集效率,第一集水槽内的雨水和第二集水槽内的雨水均可以进入至排水槽内,保证排水沟的正常工作。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水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集水槽端部相对应的开口,所述第二集水槽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凸缘;两个凸缘沿第二集水槽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开口侧壁与两个凸缘之间的间隙卡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升第一集水槽和第二集水槽连接的便利性,以便于排水沟的安装和铺设。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和与之相邻的第一集水槽之间设置有第三集水槽,所述第三集水槽一端与排水槽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集水槽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同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同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36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快速脱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半导体蚀刻混酸系统原料罐的出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