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泥模型加工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36687.4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6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精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04 | 分类号: | B25H1/04;B25H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泥 模型 加工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泥模型加工平台,包括加工平台本体、油泥屑收集结构、固定支撑柱、工具箱和底座,油泥屑收集结构设置在加工平台本体四周,油泥屑收集结构为两端互通的U型沟槽结构,U型沟槽结构长短边接口处外侧面槽面上设置至少一组油泥屑清理门,所述油泥屑清理门通过锁扣和合页与油泥屑收集结构连接并可向外开启。总的来讲,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方便测控油泥模型尺寸、便于油泥屑进行有效收集二次使用的优点,同时易于打理,利于环境卫生、保护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泥模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泥模型加工平台。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汽车设计中,设计师将汽车造型设计创意用二维平面图表现出来。由于二维平面图的局限,设计评审人员不可能从二维平面精准地认识到汽车设计的立体效果,所以在二维平面图转化为汽车产品之前,需要进行三维的汽车油泥模型制作。汽车造型所用的油泥是一种可塑性极强的工业黏土,主要成分中工业粘土(滑石粉)约占60%、柔性粘结剂(黄油)约占30%、固性粘结剂(石蜡或凡士林)约占10%,主要用于雕塑汽车造型模型等,有常温坚固、微温软化、常温久置不变质、循环使用、不粘手、易刮研和填敷、可精雕细琢,展现实际效果优良等特性。汽车造型油泥当加温到50~ 60℃时,油泥中的柔性粘接剂和固性粘接剂软化,油泥变松软,能很好地在制做好的发泡塑料初胚上进行敷涂。待冷却至20~25℃的常温环境下,油泥中的柔性粘接剂和固性粘接剂硬化,油泥硬度变强,能维持适度的强度和平稳形状,可用油泥专用工具或设备开展手动或数字化钻削加工。汽车造型油泥模型可开展数次敷涂和刮削,譬如汽车曲面应该往外鼓一点还是内收一点,曲线应该往上调一点还是往下一点,很容易在油泥模型上修改调整呈现,刮研出来的油泥经回收二次加工可多次重复使用。
为了增加强度同时节约油泥材料,汽车造型油泥模型的初胚一般用发泡塑料切削粘合而成,汽车造型初胚小于车体的外形约3cm,以预留涂敷油泥的厚度。在汽车造型方案设计的初期,一般需要将3-4套经初步筛选的二维设计效果方案用1:5的汽车油泥模型进行呈现,用于不同的设计效果的呈现、比对和优选。以往的汽车造型油泥模型加工往往在桌面上进行,由于桌面放置位置固定且桌面大小与汽车油泥模型的大小不一定匹配,不方便汽车油泥模型的快速手工切削加工调整。同时在初胚上覆盖油泥后,为了呈现出产品精确的形态,需要覆盖的油泥厚度超过实际需要厚度,以便用油泥加工工具进行油泥模型的切削加工,这是个减材料的过程,油泥模型雕刻过程中,切削下来的油泥屑落在、粘在桌面上和地面上,难以清洗。再次,油泥模型加工过程中需要频繁使用刻度尺对模型尺寸进行有效控制,汽车油泥模型加工桌面上无刻度线增加了油泥模型加工过程中比例控制的难度。因此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省人力、防止油泥屑掉落,方便油泥模型尺寸读取控制的汽车油泥模型加工平台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泥模型加工平台,以解决现有加工平台技术中加工汽车油泥模型不方便、确定模型尺寸困难,油泥屑跌落地面难以收集和清理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讲,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方便测控油泥模型尺寸、便于油泥屑进行有效收集二次使用的优点,同时易于打理,利于环境卫生、保护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泥模型加工平台,包括加工平台本体、油泥屑收集结构、固定支撑柱、工具箱和底座,所述加工平台本体呈矩形,所述工具箱安装在加工平台本体中心处的下端并与公共平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撑柱安装在工具箱下端中心处并与工具箱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连接于固定支撑柱下端并与固定支撑柱固定连接,底座上端设有倒角,所述油泥屑收集结构设置在加工平台本体四周,为两端互通的U型沟槽结构,油泥屑收集结构上表面与加工平台本体上表面平齐,内侧面与加工平台本体外侧面固定连接,U型沟槽结构长短边接口处外侧面槽面上设置至少一组油泥屑清理门,所述油泥屑清理门通过锁扣和合页与油泥屑收集结构连接,并可向外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精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精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366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