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炉排气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39090.5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2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肖辉;王振华;张垒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40;F04D29/00;F04D29/60;F04D29/70;F23G5/44;F23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排气 风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排气风机,其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开口一端设置有一盖板,所述盖板外周壁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一块体,所述壳体外周壁对应每个第一块体处各固接有一第二块体,所述第一块体背离第二块体的侧壁朝向第二块体的方向开设有一通孔,通孔内转动并滑移连接有一插杆,插杆远离第二块体的一端固接有一限位板,插杆背离限位板的一端外周面上固接有一卡块,第二块体朝向第一块体的一侧开设有一供插杆好卡块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槽底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与插槽连通供卡块转动卡入的卡槽。本申请具有减少盖板拆卸时间,提高叶片清洁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垃圾处理设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排气风机。
背景技术
垃圾处理中垃圾焚烧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垃圾处理方式,垃圾焚烧处理是将垃圾放入到垃圾焚烧炉当中进行燃烧,释放出热能,预热进行回收然后进行供热或者是发电,相比于其他的垃圾处理方式有着很大的优点。
在使用垃圾焚烧炉对垃圾进行焚烧时,会在垃圾焚烧炉上通过管道连接一排气风机,并在排气风机的出气口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一对烟气进行热量回收利用和污染物质净化的处理装置,在实现烟气热能回收的同时起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目前的排气风机包括一支架,支架上固定有一端开口的圆柱形壳体,壳体内同轴穿入有一转动轴,转动轴上固接有若干个叶片,壳体外侧壁固定有一与转动轴同轴设置并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壳体开口一端通过若干个螺钉固定有一盖板,盖板上固定有一与壳体内连通的进气管,另外壳体上还连接有一壳体内连通的出气管。由于烟气中含有大量垃圾燃烧所产生的灰烬,而这些灰烬会积到排气风机的叶片上,而排气风机叶片积灰不均匀将导致轴承振动,进而会引起轴承和叶片损坏、螺栓松动、机壳和风道损坏等故障,严重危及排气风机的安全运行,因此需要定期拧松螺钉打开排气风机进气口处的环板,然后对叶片上的积尘进行清理,减少叶片上的积尘对排气风机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使用工具旋拧每个螺钉将环板拆卸下来,拆卸复杂且花费的时间长,极大的影响了对叶片的清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对叶片的清洁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排气风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垃圾焚烧炉排气风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炉排气风机,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开口一端设置有一盖板,所述盖板外周壁上固定有若干个第一块体,所述壳体外周壁对应每个第一块体处各固接有一第二块体,所述第一块体背离第二块体的侧壁朝向第二块体的方向开设有一通孔,通孔内转动并滑移连接有一插杆,插杆远离第二块体的一端固接有一限位板,插杆背离限位板的一端外周面上固接有一卡块,第二块体朝向第一块体的一侧开设有一供插杆好卡块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槽底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与插槽连通供卡块转动卡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盖板与壳体相互固定时,工作人员可将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相互靠近,使通孔和插槽对齐,然后向第二块体的方向推动限位板,然后转动限位板,使卡块进入到卡槽内,实现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的相互固定,整体结构简单,减少了工作人员使用工具旋拧螺钉打开盖板对叶片进行清理的时间,提高了对叶片的清洁效率。
可选的,所述插杆上套设有一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限位板与第一块体之间且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和第一块体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在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有向远离第一块体方向运动的趋势,进而带动插杆使卡块与卡槽侧壁相互紧贴,提高卡块与卡槽之间的摩擦效果,进而减少卡块与卡槽脱离的可能性,提高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的固定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块体背离第二块体的一侧开设有一用于容纳压缩弹簧和限位板的嵌槽,嵌槽与通孔连通,限位板背离插杆的一侧固接有一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390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稳定的电池汇流板
- 下一篇:一种再生编织袋自动覆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