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直下式显示模组的背光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39302.X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8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南基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烨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G02F1/13357;F21V5/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姜华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莞市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直下式 显示 模组 背光 透镜 | ||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用于直下式显示模组的背光透镜,包括透镜体,透镜体的底部设有置光腔,透镜体的顶面为出光面,置光腔的内壁为入光面,置光腔内设有光源;入光面的顶部设有入光棱镜组,入光棱镜组包括若干并排连接的第一微棱柱透镜,出光面的顶部设有出光棱镜组,出光棱镜组包括若干并排连接的第二微棱柱透镜,第一微棱柱透镜与第二微棱柱透镜垂直。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能够将光能垂直叠加扩束的棱镜组结构,从而获得中心区域规整方正的发光光斑,多个背光透镜组合应用于直下式显示模组时,由于光斑中心区域的边缘规整平直,拼接布局的难度低,且光能的利用率高,最终所获光斑的亮度充足且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透镜,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直下式显示模组的背光透镜。
背景技术
显示模组是发光结构组合显示结构所获得显示装置,如电脑屏幕、液晶电视机等。背光透镜又称扩散透镜、TV透镜,一个背光透镜通常对应单颗LED芯片使用,能够对光束进行发散匀光。
背光透镜是直下式显示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背光透镜扩散后能够形成亮度均匀的光斑,多个背光透镜以及光源组合后能够形成面发光效果,由于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显示模组都是矩形结构,而背光透镜配合光源形成的光斑是圆形结构,组合使用时,需要重叠圆形光斑的边缘才能够获得完整均匀的发光效果,光能的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直下式显示模组的背光透镜,能够形成中心区域规整方正的发光光斑,组合应用于直下式显示模组时光能的利用率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直下式显示模组的背光透镜,包括透镜体,透镜体的底部设有置光腔,透镜体的顶面为出光面,置光腔的内壁为入光面,置光腔内设有光源;
入光面的顶部设有入光棱镜组,入光棱镜组包括若干并排连接的第一微棱柱透镜,出光面的顶部设有出光棱镜组,出光棱镜组包括若干并排连接的第二微棱柱透镜,第一微棱柱透镜与第二微棱柱透镜垂直。
进一步的,透镜体的底面覆盖有反射层。
进一步的,光源的底部固定有底座,透镜体的底部固定有至少两个支脚,底座限位于各个支脚之间。
进一步的,入光棱镜组的投影面积为P,光源的发光面积为Q,0.8Q≤P≤1.5Q。
进一步的,入光面的内壁覆盖有第一磨砂结构层。
进一步的,出光棱镜组的四周围绕有设于出光面上的第二磨砂结构层,第二磨砂结构层呈圆环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直下式显示模组的背光透镜,设置有能够将光能垂直叠加扩束的棱镜组结构,从而获得中心区域规整方正的发光光斑,多个背光透镜组合应用于直下式显示模组时,由于光斑中心区域的边缘规整平直,拼接布局的难度低,且光能的利用率高,最终所获光斑的亮度充足且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沿图3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透镜体10、反射层11、支脚12、置光腔20、入光面21、入光棱镜组22、第一微棱柱透镜221、第一磨砂结构层23、出光面30、出光棱镜组31、第二微棱柱透镜311、第二磨砂结构层32、光源40、底座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烨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烨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39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包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厚PCB阻焊显影随行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