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梁梁下竖向加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39940.1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9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刚;刘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天地民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博士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孙倩倩 |
地址: | 215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梁梁下 竖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梁梁下竖向加腋结构,涉及建筑施工装置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由于实际工程中遇到连梁不允许搁置结构主梁时,导致结构楼面布置不成立,需进行大范围平面调整,影响设计时间进度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平行的两个剪力墙、连接在两个剪力墙之间的连梁以及垂直搁置在连梁上的主梁,连梁的底面上设置有与剪力墙相固定的竖向加腋段,竖向加腋段的截面呈矩形且位于主梁搁置点下方。连梁耗能段在地震时能发挥耗能作用,同时竖向加腋段不发生破坏,并能承受主梁搁置作用,既满足抗震需求,同时保证连梁以外结构构件的结构承重要求和安全性,避免出现结构楼面布置不成立导致进行大的平面调整的情况,从而可以节省设计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梁梁下竖向加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住宅办公等常见的民用建筑也不停变化中。民用建筑不光在外表上日新月异,在内部空间布局上也千变万化。常见结构形式之一的剪力墙结构以其结构布置的灵活性和结构良好的抗震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建设当中。
在剪力墙结构当中,连梁作为抗震设计中结构主要耗能构件,是地震情况下结构最先发生破坏的构件。因此常规结构设计时,一般不允许有结构主梁搁置于连梁之上。如果主梁搁置在连梁上,地震时连梁会优先破坏,会导致结构主梁紧接着破坏,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剪力墙结构中连梁不允许搁置结构主梁,导致结构楼面布置不成立,实际工程项目中遇到此种情况,如果因为结构不成立,使得前期设计工作前功尽弃,增加了设计工作的反复劳动,也严重影响了设计的时间进度,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梁梁下竖向加腋结构,其具有满足抗震需求、节省设计周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连梁梁下竖向加腋结构,包括相平行的两个剪力墙、连接在两个剪力墙之间的连梁以及垂直搁置在连梁上的主梁,所述连梁的底面上设置有与剪力墙相固定的竖向加腋段,所述竖向加腋段的截面呈矩形且位于主梁搁置点下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向加腋段超出主梁部分的长度等于一倍主梁宽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向加腋段靠近连梁耗能段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截面呈三角形的加腋过渡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腋过渡段的截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梁内沿连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连梁梁顶纵筋和连梁梁底纵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竖向加腋段的设置,保留了连梁耗能段在地震工况时候能发挥耗能作用,同时竖向加腋段不发生破坏,并能承受主梁搁置作用,从而既满足了抗震需求,同时保证连梁以外结构构件的结构承重要求和安全性,避免出现结构楼面布置不成立导致进行大的平面调整的情况,从而可以节省设计周期;
2、通过加腋过渡段的设置,加腋过渡段与连梁底面的连接节点处形成一个近似T型结构,T型结构能传递竖直及水平方向的外力,化解受到的部分剪切力,进一步提高连梁耗能段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是用于展示竖向加腋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展示配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剪力墙;2、连梁;21、连梁梁顶纵筋;22、连梁梁底纵筋;3、主梁;4、竖向加腋段;41、加腋过渡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天地民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天地民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399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机储纬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防止吸气暂停的拉力可变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