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拖轮作业的船舶能效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40183.X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1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民;王长宇;陈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赛尔尼柯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3/26 | 分类号: | G01L3/2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恒静 |
地址: | 212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拖轮 作业 船舶 能效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拖轮作业的船舶能效检测系统,第一质量流量计组设置是在主推进柴油机对应管路上,第二质量流量计组设置在所述发电柴油机组对应管路上,所述第一质量流量计组采集主推进柴油机的相关数据,经由协议转换器后传输给所述上位机,第二质量流量计组采集发电柴油机组的相关数据,经由协议转换器后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对接收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存储,上位机根据GPS信号判定拖轮所在区域和航速,所述上位机采集区域和航速信息并进行存储;本实用新型基于拖轮的特殊性,在主推进柴油机和发电柴油机进油管和回油管上均设置有质量流量计,设备多种情况下的信号均可采集,因此,指标采集更加全面,检测准确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拖轮作业的船舶能效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大数据处理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舶智能化已经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船舶智能能效检测系统作为智能船舶的一部分,通过对船舶航行状态、能耗状况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在线监测,对船舶能效状况、航行及装载等状态进行实时评估,为船舶提供评估结果和航速优化、基于纵倾优化的最佳配载等解决方案,实现船舶能效实时监控、评估及优化,以不断提升船舶能效检测水平,提高船舶能效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最终达到船舶节能减排、绿色航行的目标。
传统的船舶智能能效检测系统主要针对于航运船舶,首先,没有针对拖轮作业的特性进行检测和管理,由于拖轮作业的特殊性,如顶推助泊时航程约为0但油耗和CO2排放较高、航行作业过程中无载货等,因此传统的船舶智能能效检测系统并不完全适用于拖轮智能能效检测,其次管理效能指标不够全面,大部分还是通过人工监测,智能化程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拖轮作业的船舶能效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拖轮作业进行能效检测进而导致的拖轮作业时无法实时检测能效、检测指标不全面以及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拖轮作业的船舶能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协议转换器、GPS、主推进柴油机、发电柴油机组、第一质量流量计组和第二质量流量计组,所述主推进柴油机、发电柴油机组均设置在拖轮上,所述第一质量流量计组设置是在所述主推进柴油机对应管路上,第二质量流量计组设置在所述发电柴油机组对应管路上,所述第一质量流量计组采集主推进柴油机的相关数据,经由协议转换器后传输给所述上位机,第二质量流量计组采集发电柴油机组的相关数据,经由协议转换器后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对接收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存储,上位机根据GPS采集的拖轮不同作业状态下的拖轮所在区域和航速,经由协议转换器传输给上位机,所述上位机采集区域和航速信息并进行存储。
进一步的,包括:
所述主推进柴油机进油口与燃油日用舱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油管路,其回油口与燃油日用舱之间设置有第一回油管路,第一质量流量计组包括主机燃油回油质量流量计、主机燃油进油质量流量计,所述主机燃油回油质量流量计安装在所述第一回油管路上,主机燃油进油质量流量计安装在所述第一进油管路上。
进一步的,包括:
所述发电机柴油机组包括并联的若干发电柴油机,若干发电柴油机的进油口与燃油日用舱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油管路,回油口与燃油日用舱之间设置有第二回油管路,第二质量流量计组包括发电机组燃油回油质量流量计、发电机组燃油进油质量流量计,所述电机组燃油回油质量流量计安装在所述第二回油管路上,发电机组燃油进油质量流量计安装在所述第二进油管路上。在主推进柴油机以及发电柴油机上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均设置流量计,多种情况均可采集,指标采集更加全面。
进一步的,包括:
所述协议转换器与GPS通过NMEA0183通讯协议连接。通讯信号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赛尔尼柯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赛尔尼柯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40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进下正扣钻具打捞的倒扣接头
- 下一篇:一种电池接触弹片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