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亚硝基硫酸制备过程中高温气体的快速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40184.4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6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成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凯迈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1/04 | 分类号: | F28D11/04;F28F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罗茶根 |
地址: | 3342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基 硫酸 制备 过程 高温 气体 快速 冷却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亚硝基硫酸制备过程中高温气体的快速冷却器,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任意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端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位于第二主动轮远离电机一端,所述第一主动轮表面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远离第一主动轮一端连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中心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气体散热管,所述第二主动轮表面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气体冷却机构,达到快速冷却的作用,增加冷却效率,加快生产节奏,通过设置了液体冷却机构,通过一个电机带动两套系统进行运转,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利于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亚硝基硫酸制备过程中高温气体的快速冷却器。
背景技术
冷却器是换热设备的一类,用以冷却流体。通常用水或空气为冷却剂以除去热量,冷却器是冶金、化工、能源、交通、轻工和食品等工业部门普遍采用的热交换装置。
亚硝基硫酸制备就是属于化工加工类,在亚硝基硫酸制备过程中会产生气体,这些气体不仅温度较高,而且具有有毒物质,如果直接进行排放会对环境和大气造成污染,所以在进行排放前需要对这些气体进行冷却净化才能排放到空气中去,冷却是气体排放的最重要一步,在现有技术中,气体冷却都是通过冷却散热管进行降温,而冷却散热管则是放在水池中或者冷却液池中进行冷却,如果长时间进行散热,冷却液或者水就会气体的温度所加热,导致冷却效果差,同时再进行水循环过程中,会出现水或者冷却液的温度没有降低的情况下继续为散热管进行冷却,这样就会导致气体降温冷却速度慢,同时也会对管道造成一定的损坏,后续维修较为麻烦,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亚硝基硫酸制备过程中高温气体的快速冷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亚硝基硫酸制备过程中高温气体的快速冷却器,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任意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端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位于第二主动轮远离电机一端,所述第一主动轮表面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远离第一主动轮一端连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中心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气体散热管,所述第二主动轮表面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远离第二主动轮一端连接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中心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第二从动轮一端贯穿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三主动轮,所述第三主动轮表面设置有第三连接带,所述第三连接带远离第三主动轮一端连接有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中心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中心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两个所述主动锥齿轮侧面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从动锥齿轮中心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散热水管,两个所述散热水管远离从动锥齿轮一端贯穿转动连接有水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箱远离第一从动轮一侧壁贯穿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呈L型设置,所述输送管远离水箱一端设置有若干个排水口与冷却箱顶部的若干个注水口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体散热管靠近第一从动轮一端活动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气体散热管靠近输送管一端活动连接有排气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冷却箱底部对称位置均贯穿固定连接有排水管,两个所述排水管与散热水管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凯迈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凯迈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401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