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管道内壁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41540.4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4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柳云天;郝玉奇;李战斌;张德金;许博宇;姜海东;高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济宁华源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H05B3/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道 内壁 加热 装置 | ||
用于管道内壁加热装置。目前对于需首先焊接球形封头与筒体的环向焊缝,焊工再通过人孔进入筒体内部,焊接连接管与内部管及加强管的焊缝以保证产品内部结构的同轴度要求。对于此种结构的焊接前预热以及焊接后热的需求,无法采用火焰直接喷烧或利用火焰类加热工装进行加热,由于焊接工作发生在筒体内部不利于加热工装的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环板(1)和圆钢(2),所述的加热装置由两侧的环板和中间一组圆钢焊接成中空笼状框架,所述的环板中间焊接有2块成十字交叉形的钢板(3),所述的钢板上焊接有传递杆(4),所述的传递杆穿过所述的笼状框架中部连接两侧环板上的所述的钢板。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内壁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制压力容器焊前预热及焊接后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内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制压力容器领域,当承压焊缝两侧母材有冷裂纹倾向时,一般要求焊接前将母材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才允许焊接;其中有一部分焊缝在焊后还有后热或者消氢的要求。目前常用的加热方法有火焰直接加热,或者在金属外壁缠绕电加热器以实现加热功能。
目前对于需首先焊接球形封头与筒体的环向焊缝,焊工再通过人孔进入筒体内部,焊接连接管与内部管及加强管的焊缝,以保证产品内部结构的同轴度要求。内部管、连接管及加强管均为铬钼钢材质,有一定冷裂纹倾向,内部管道焊接前需将母材预热至≥120℃;另一方面,由于焊缝已达到一定厚度,焊后需对焊缝进行250℃/1h的焊接后热。对于此种结构的焊接前预热以及焊接后热需求,无法采用火焰直接喷烧或利用火焰类加热工装进行加热。由于焊接工作发生在筒体内部,空间狭小不利于操作,也不利于加热工装的固定;其次,火焰加热只能朝向上方或斜上方,而无法针对整个圆周方向。由于此时产品内件连接强度不足,亦不能通过滚轮架转动的方式实现环向的均匀加热;再次,半封闭空间内空气流通不良,火焰燃烧消耗大量氧气,将导致火焰不充分燃烧影响加热效果,还容易导致焊工,热处理工呼吸不畅,甚至窒息;最后,狭小空间内的火焰燃烧也会增大焊工灼伤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不能采用管道外壁电加热器环向缠绕的方式加热:连接管靠近球形封头一侧空间极小,加热片与保温棉将占据至少30mm的空间,不利于焊接操作;其次,由于操作空间被侵占,焊接时焊工面部与加热片直线距离较近,加热时产生的辐射热将导致焊工难以靠近而无法焊接;最后焊工操作手将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加热片表面,增加烫伤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管道内壁加热装置,实现筒体内部狭小空间的管道焊接时,既能保证焊前预热及焊后后热的加热效果,又不会影响焊工的操作,实现安全稳定的加热效果。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管道内壁加热装置,其组成包括:环板和圆钢,所述的加热装置由两侧的环板和中间一组圆钢焊接成中空笼状框架,所述的环板中间焊接有2块成十字交叉形的钢板,所述的钢板上焊接有传递杆,所述的传递杆穿过所述的笼状框架中部连接两侧环板上的所述的钢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中空结构能够使热处理加热片的连线在焊接筒体内部穿插,避免热量过于集中在框架表面产生过大热膨胀,中空结构还可降低整个装置的重量。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安装简便,使用方便,适用于空间狭小,操作方便,用于焊缝距离端部开口距离较近情况下的管道焊接前预热及焊接后热。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环板,2、圆钢,3、钢板,4、传递杆,5、保温棉,6、焊缝,7、球形封头,8、内部管,9、连接管,10、加强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济宁华源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济宁华源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415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搅拌站用粉煤灰计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