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窑熔融炉集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44098.0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9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司徒达志;李程鑫;杨明辉;陆杰;程建军;陈祎;李晴;周江;颜丽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32;F23G5/14;F23G5/44;F23J1/00;F27B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王少虹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熔融 集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窑熔融炉集成装置,包括用于将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形成灰渣的回转窑、对灰渣高温熔融处理形成玻璃体的等离子体熔融炉、对烟气进行再次燃料处理的二燃室、渣斗;所述回转窑设置在所述渣斗的一侧并与所述渣斗内部相连通;所述等离子体熔融炉设置在所述渣斗内并与所述渣斗内部相连通;所述二燃室设置在所述渣斗上方并与所述渣斗内部相连通,所述回转窑和等离子体熔融炉内产生的烟气从所述渣斗排入所述二燃室。本实用新型的回转窑熔融炉集成装置,利用回转窑和等离子体熔融炉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充分燃烧和熔融使之形成玻璃体,实现二噁英的大幅度分解,去除灰渣毒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窑熔融炉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焚烧是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的最好处理手段。针对固体废弃物焚烧的处理主要有炉排式、流化床式、回转窑式等形式,一般其后配置二燃室以供烟气燃尽,降低气体污染物的排放。由于回转窑对固体废弃物的适应范围广,运行可调节范围大等特点备受行业青睐。回转窑焚烧之后产生大量的飞灰(5-10%)和底渣(20-30%),其热酌减率较高,并且富集大量重金属和二噁英类有毒有害物,存在巨大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长期以来,作为中间产物的灰渣得不到有效处理,大多用于填埋,而无法达到真正的无害化。因此对灰渣进行高温熔融是废物无害化的终极手段。
针对回转窑灰渣一般而言,是先将焚烧之后的灰渣冷却后再输送到熔融炉内进行升温熔融,这增加了设备的数量、占地面积和操作步骤,并且无法利用灰渣的余热。
熔融炉一般是采用等离子体的高温对灰渣进行熔融处理,而受制于加热设备的寿命和不稳定性,熔融炉需要定期维修。与此同时,由于固体废弃物成分复杂,无法精准控制回转窑底渣的质量及形态,会发生渣斗结焦、堵塞等异常情况。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将固体废弃物彻底清洁处理,去除灰渣毒性和危险废物标签,同时还能保证设备运行稳定性的装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固体废弃物彻底处理,去除灰渣毒性的回转窑熔融炉集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回转窑熔融炉集成装置,包括用于将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形成灰渣的回转窑、对灰渣高温熔融处理形成玻璃体的等离子体熔融炉、对烟气进行再次燃料处理的二燃室、渣斗;
所述回转窑设置在所述渣斗的一侧并与所述渣斗内部相连通,将产生的灰渣和烟气排入所述渣斗内;所述等离子体熔融炉设置在所述渣斗内下部并与所述渣斗内部相连通,接收所述回转窑排入所述渣斗的灰渣;
所述二燃室设置在所述渣斗上方并与所述渣斗内部相连通,所述回转窑和等离子体熔融炉内产生的烟气从所述渣斗排入所述二燃室。
优选地,在所述渣斗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等离子体熔融炉位于所述回转窑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等离子体熔融炉的进料口穿过所述渣斗的侧壁位于所述渣斗外。
优选地,所述等离子体熔融炉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和加热电极均从所述渣斗外伸入所述渣斗内并插接在所述等离子体熔融炉的炉壁上。
优选地,所述渣斗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等离子体熔融炉的出料口相对连通的出口。
优选地,所述回转窑熔融炉集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渣斗的出口下方的出渣机。
优选地所述二燃室具有一层或多层在二燃室高度上间隔排布的风口层,每一层所述风口层包括至少三个二次风入口。
优选地,所述二次风入口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所述二次风入口(4)的入射角度相对所述二燃室的内部中心偏心0-20°。
优选地,所述回转窑熔融炉集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渣斗另一侧并与所述渣斗内部相连通的检修保温单元,所述等离子体熔融炉可移动至所述检修保温单元内进行保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44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水绳
- 下一篇:用于SOFC发电系统的天然气脱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