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双横向限位低垂向刚度的减振扣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46631.7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3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刚;王安斌;徐忠辉;杨伟挺;刘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信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9/62 | 分类号: | E01B9/62;E01B9/68;E01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523133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 限位 低垂 刚度 扣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双横向限位低垂向刚度的减振扣件,包括双头螺柱(2)以及双头螺柱(2)从上到下依次穿过的上螺母(3)、压缩弹簧(4)、第一层垫板(6)、第一层弹性板(7)、第二层垫板(8)、第二层弹性板(9)、耦合板(10),所述的第二层弹性板(9)和耦合板(10)依次铺设于道床轨枕上,所述的第二层垫板(8)上设有凸台(801)和钢套座(802),所述的钢套座(802)上预压防剪钢套(11),所述的凸台(801)穿过依次其上方的第二层弹性板(7)和第一层垫板(6),所述的第一层垫板(6)通过弹条(13)与钢轨(1)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低的垂向刚度,同时设置了双向横限位结构,提高了扣件的减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双横向限位低垂向刚度的减振扣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给人们提供了快捷、安全的出行方式的同时,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危及线路周边建筑安全。在轨道上采用减振扣减是减缓周边环境和噪声的最简单的有效措施之一。而现有技术中各种减振扣件的垂向及横向刚度无法兼顾控制,导致减振效果都不理想。
常见的双层减振扣件是依靠两层弹性垫板来缓冲轮轨耦合的振动,实现轨道系统减振效果,尽管双层减振扣件设置了夹心的弹性层,无法保证低的垂向刚度,且扣件的横向位移无法限位,不仅导致轮轨接触时钢头出现大的横向扭转量,钢轨表面衍生出波浪型磨耗,同时扣件的减振效果也不佳。
专利CN108360309A为一种加强型轨道减振扣件,设计了三层垫板及两层弹性板(含轨下垫板),不足之处第一:两层弹性垫板不足以提供低刚度的减振效果,仅作为中等减振扣件(4-6dB);第二:最下面两层垫板的横向限位一个是通过双头螺栓,另一个是通过浮置铁垫板底面的锲形挡肩。由于设计上铁垫板为浮置式,垂向刚度通过螺柱上的压缩弹簧调节,一定程度造成浮置铁垫板有上下左右的多向自由度,导致了扣件系统的整体横向刚度降低,增加了螺栓的横向剪切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带双横向限位低垂向刚度的减振扣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双横向限位低垂向刚度的减振扣件,包括双头螺柱以及双头螺柱从上到下依次穿过的上螺母、压缩弹簧、第一层垫板、第一层弹性板、第二层垫板、第二层弹性板、耦合板,所述的第二层弹性板和耦合板依次铺设于道床轨枕上,所述的第二层垫板上设有凸台和钢套座,所述的钢套座上预压防剪钢套,所述的凸台穿过依次其上方的第二层弹性板和第一层垫板,所述的第一层垫板通过弹条与钢轨连接。
所述的钢轨下设有轨下胶板,轨下胶板与第一层弹性板、第二层弹性板组成三重弹性板,通过调节三重弹性板的厚度或刚度来调节轨道系统的减振量。轨道的隔振或减振特性由轨下胶板、第一层弹性板及第二层弹性板串联组成,根据线路的不同设计要求,设置三种弹性板的厚度或刚度来调节轨道系统的减振量。
所述的双头螺柱中间设有螺柱凸台,通过螺柱凸台垂向预压防剪钢套,将第二层垫板固定于轨枕上。
所述的防剪钢套包括两个直径不同的圆环柱限位上台阶和限位下台阶,其截面呈台阶状,其中限位下台阶穿过第二层垫板的钢套座,插入第二层弹性板上的限位孔内,第二层垫板的垂向通过防剪钢套及螺柱凸台预压固定,横向通过防剪钢套的限位下台阶横向限位。防剪钢套对第二层垫板有垂向预压但保证弹性不完全失去,同时预压防剪钢套可限位第二层垫板的横向位移,保护了双头螺柱受第二层垫板的横向大力剪切。
所述的第二层垫板的凸台上设置绝缘耐磨套,从下往上依次穿过第一层弹性板及第一层垫板,保证第一层垫板和第一层弹性板与绝缘耐磨套接触时垂向导向自由,且限制第一层垫板的横向位移,保护了双头螺柱免受第一层垫板的横向大剪切力。
所述的第一层垫板上设有装配双头螺柱的装配孔、与凸台配合的凸台孔,以及与弹条配合的弹条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信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信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466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
- 下一篇:一种具有耐磨功能的碳纤维连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