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集肤伴热功能的海洋非粘结挠性管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53992.4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2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兰;宋平娜;刘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4 | 分类号: | F16L11/14;F16L11/16;F16L53/34;F16L59/1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900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集肤伴热 功能 海洋 粘结 管线 | ||
1.一种具有集肤伴热功能的海洋非粘结挠性管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层(1)、内压密封层(2)、抗压铠装层(3)、第一耐磨层(4)、第一抗拉铠装层(5)、第二耐磨层(6)、第二抗拉铠装层(7)、第三耐磨层(8)、保温层(9)、中间包覆层(10)、配重层(11)、外包覆层(12),各层间非粘结连接;
所述骨架层(1)位于管线最内部,为不锈钢钢带S型互锁结构;
所述内压密封层(2)非粘结缠绕于所述骨架层(1)外侧,所述内压密封层(2)为聚乙烯、聚酰胺和聚偏氟乙烯中的任意一者制成,所述内压密封层厚度范围为5~12毫米;
所述抗压铠装层(3)非粘结缠绕于所述内压密封层(2)外侧,所述抗压铠装层(3)由钢带正反双向缠绕成型,所述抗压铠装层(3)厚度范围为0.6-1.3毫米、宽度范围为50-80毫米;
所述第一耐磨层(4)非粘缠绕于所述抗压铠装层(3)外侧,所述第一耐磨层(4)为耐磨带;
所述第一抗拉铠装层(5)非粘结缠绕于所述第一耐磨层(4)外侧,所述第一抗拉铠装层(5)为碳钢制成的钢丝结构,所述第一抗拉铠装层(5)厚度范围为2-5毫米、宽度范围为6-12毫米;
所述第二耐磨层(6)非粘缠绕于所述第一抗拉铠装层(5)外侧,所述第二耐磨层(6)为耐磨带;
所述第二抗拉铠装层(7)非粘结缠绕于所述第二耐磨层(6)外侧,所述第二抗拉铠装层(7)为碳钢制成的钢丝结构,所述第二抗拉铠装层(7)厚度范围为2-5毫米、宽度范围为6-12毫米;
所述第三耐磨层(8)非粘缠绕于所述第二抗拉铠装层(7)外侧,所述第三耐磨层(8)为耐磨带;
所述保温层(9)非粘结缠绕于所述第三耐磨层(8)外侧,所述保温层(9)由两层及以上保温带螺旋缠绕成型,第一层保温带(13)间隙缠绕有集肤电缆(14),所述集肤电缆(14)与所述第三耐磨层(8)贴服且不存在间隙;
所述中间包覆层(10)非粘结缠绕于所述保温层(9)外侧,所述中间包覆层(10)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聚酰胺类树脂中的任意一者制成;
所述配重层(11)非粘结缠绕于所述中间包覆层(10)外侧,所述配重层(11)为金属带缠绕而成;
所述外包覆层(12)非粘结缠绕于所述配重层(11)外侧,所述外包覆层(12)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聚酰胺类树脂中的任意一者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539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脑一体机的散热底座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金属废料自动压缩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