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保温非粘结挠性管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54022.6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2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匡晔;李兰;刘栋杰;崔新盟;张欣波;付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8 | 分类号: | F16L11/08;F16L11/12;F16L59/02;F16L59/1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900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海底 油气 输送 保温 粘结 管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保温非粘结挠性管线,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骨架层、内压密封层、抗压铠装层、抗拉铠装层、保温层、中间包覆层、配重层、外包覆层,各层间非粘结连接,通过在抗拉铠装层与中间包覆层之间设置具有低导热系数交联发泡聚乙烯材料作为保温层,有效控制挠性管线的保温性能,提升海底管线在位运行低温环境管线介质输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底管线,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保温非粘结挠性管线,属于海洋油气介质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底管线是海洋油气输送的主要载体,挠性管线作为钢管的升级换代产品,具有柔韧性高、施工成本低、抗腐蚀性强、地形适应性强和可重复使用的特点,适用于海上油气开采的混输、输油、输气、注水、化学药剂、深海立管和跨接管等各类管线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油田开发中会考虑到采用非粘结挠性管线来代替钢管,因为挠性管线较钢管安装方便快捷,如果在油田开发中用挠性管线来代替钢管,将节省大量海上施工的费用。
海洋非粘结挠性管线结构由高性能金属材料及高分子聚合物复合而成,各层之间相对独立、非粘结连接,各层通过摩擦传递载荷,管线结构每层都有其主要的作用,通过依据各层特定功能要求对每层材料进行选择。由于海底管线在位运行环境温度低,对于管线输送凝固点低的介质将出现凝管现象,直接影响管线输送的效率,甚至关系管线输送的安全性。
本专利申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保温非粘结挠性管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保温非粘结挠性管线。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保温非粘结挠性管线,包括骨架层、内压密封层、抗压铠装层、抗拉铠装层、保温层、中间包覆层、配重层、外包覆层,以上各层非粘结连接;
所述骨架层位于管线最内部,为可产生塑性变形的金属带制造而成的互锁结构;
所述内压密封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骨架层外侧,所述内压密封层由聚合物挤塑成型;
所述抗压铠装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内压密封层外侧,所述抗压铠装层由金属带缠绕而成,所述抗压铠装层缠绕角度范围为80~90度;
所述抗拉铠装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抗压铠装层外侧,所述抗拉铠装层为碳钢制成的钢丝结构,所述抗拉铠装层缠绕角度范围为20~55度;
所述保温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抗拉铠装层外侧,所述保温层由交联发泡聚乙烯挤塑成型;
所述中间包覆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保温层外侧,所述中间包覆层为中密度聚乙烯制成;
所述配重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中间包覆层外侧,所述配重层为金属带缠绕而成;
所述外包覆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配重层外侧,所述外包覆层为中密度聚乙烯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保温非粘结挠性管线,通过在挠性管线抗拉铠装层与中间包覆层之间设置具有低导热系数交联发泡聚乙烯材料作为保温层,有效控制挠性管线的保温性能,提升海底管线在位运行低温环境管线介质输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管线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骨架层;2、内压密封层;3、抗压铠装层;4、抗拉铠装层;5、保温层;6、中间包覆层;7、配重层;8、外包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54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