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低压非粘结挠性管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54052.7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2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栋杰;崔新盟;宋平娜;张欣波;李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4 | 分类号: | F16L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900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海底 油气 输送 低压 粘结 管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低压非粘结挠性管线,包括骨架层、内压密封层、抗拉铠装层、中间包覆层、配重铠装层、外包覆层;通过设置具有可调节缠绕角度的抗拉铠装层,实现抗拉铠装层承担挠性管线的轴向拉力与内部压力,取代在低压介质输送情况下对于抗压铠装层体的使用,在保证挠性管线使用性能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海底油气输送用低压非粘结挠性管线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底管线,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低压非粘结挠性管线,属于海洋油气介质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底管线是海洋油气输送的主要载体,挠性管线作为钢管的升级换代产品,具有柔韧性高、施工成本低、抗腐蚀性强、地形适应性强和可重复使用的特点,适用于海上油气开采的混输、输油、输气、注水、化学药剂、深海立管和跨接管等各类管线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油田开发中会考虑到采用非粘结挠性管线来代替钢管,因为挠性管线较钢管安装方便快捷,如果在油田开发中用挠性管线来代替钢管,将节省大量海上施工的费用。
海洋非粘结挠性管线结构由高性能金属材料及高分子聚合物复合而成,各层之间相对独立、非粘结连接,各层通过摩擦传递载荷,管线结构每层都有其主要的作用,通过依据各层特定功能要求对每层材料进行选择,基于非粘结挠性管线特殊结构,选择适合的层体结构方案是保证管线性能同时降低管线生产制造成本的关键因素,常规挠性管线的抗压铠装层由抗压钢带螺旋缠绕形成起到抵抗内压的作用,但针对低压管线在无法发挥该层体抵抗内压作用的情况下,该层体的应用将增加挠性管线的生产成本。
本专利申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低压非粘结挠性管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低压非粘结挠性管线。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低压非粘结挠性管线,包括骨架层、内压密封层、抗拉铠装层、中间包覆层、配重铠装层、外包覆层,以上各层非粘结连接;
所述骨架层位于管线最内部,采用不锈钢带;
所述内压密封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骨架层外侧,所述内压密封层为高密度聚乙烯、聚酰胺类树脂、交联聚乙烯和聚偏氟乙烯中的任意一者制成;
所述抗拉铠装层为两层可调节缠绕角度以适应并承担不同轴向拉力与内部压力的非粘结结构层,所述抗拉铠装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内压密封层外侧,所述抗拉铠装层为碳钢制成,所述抗拉铠装层缠绕角度在50~55度范围内可调节;
所述中间包覆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抗拉铠装层外侧,所述中间包覆层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聚酰胺类树脂中的任意一者制成;
所述配重铠装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中间包覆层外侧,所述配重铠装层为碳钢制成;
所述外包覆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配重铠装层外侧,所述外包覆层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聚酰胺类树脂中的任意一者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低压非粘结挠性管线,通过设置具有可调节缠绕角度的抗拉铠装层,实现抗拉铠装层承担挠性管线的轴向拉力与内部压力,取代在低压介质输送情况下对于抗压铠装层体的使用,在保证挠性管线使用性能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海底油气输送用低压非粘结挠性管线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管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管线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54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保温非粘结挠性管线
- 下一篇:训练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