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燃液体油气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56013.0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5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琳;林一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34 | 分类号: | B65D88/34;B65D90/10;B65D90/24;B65D90/54;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陈佳丽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燃 液体 油气 回收 系统 | ||
一种可燃液体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内浮顶罐和水吸附罐,内浮顶罐上设置有紧急泄压人孔、氮气进口管线、油气回收管线、介质进罐线和介质出罐线,油气回收管线远离内浮顶罐的一端与水吸附罐相连通,水吸附罐上设置有新鲜水入口管线和污油转输进泵线,污油转输进泵线一端伸入水吸附罐内、另一端与自吸泵的输入端相连通,自吸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污油转输出泵线和用于对其进行排凝的机泵排凝线,机泵排凝线远离自吸泵的一端与水吸附罐向连通。本实用新型水吸附罐埋在地下,通过向水吸附罐内注入适量新鲜水来吸附内浮顶罐排出的油气,这种吸附方式节省占地、更为节能,而且生产运营更为安全,一次性投资低,效果也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油品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燃液体油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4】177号关于印发《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对具有回收价值的工艺废气,储罐呼吸气和装卸废气应进行回收利用。2015年4月16日我国环境保护部同时发布《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 B31570-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目前,油气回收方法主要有膜分离法、活性炭吸附法、冷凝法和溶剂吸收法以及组合工艺法,各种油气回收技术的工作原理不同,各有优缺点。膜分离法的缺点是膜分离装置要求稳流、稳压气体;吸附法的缺点是活性炭失活后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国产活性炭吸附力一般只有7%左右,而且寿命短;吸收法的缺点是设备占地空间大,能耗高,吸收剂消耗较大,需不断补充;冷凝法的缺点是前期投资大,制冷能耗高。本实用新型的意义在于解决这些方面的缺憾,且吸附效果好,运行能耗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对于易挥发、可溶于水的可燃液体油气吸附效果好且运行能耗大大降低的油气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燃液体油气回收系统,
包括内浮顶罐和水吸附罐,内浮顶罐上设置有紧急泄压人孔、氮气进口管线、油气回收管线、介质进罐线和介质出罐线,所述氮气进口管线上设置有氮封阀油气回收管线远离内浮顶罐的一端通过机泵排凝线与水吸附罐相连通并且油气回收管线自内浮顶罐至水吸附罐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单呼阀和阻火器;水吸附罐上设置有用于将新鲜水输送进水吸附罐内从而对从内浮顶罐进入水吸附罐内的油气进行吸附的新鲜水入口管线和污油转输进泵线,污油转输进泵线一端伸入水吸附罐内部且该端部设置有底阀,污油转输进泵线另一端与自吸泵的输入端相连通,自吸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污油转输出泵线和用于对其进行排凝的机泵排凝线,机泵排凝线远离自吸泵的一端与水吸附罐相连通。
进一步的,内浮顶罐顶部还设置有呼吸阀。
进一步的,氮气进口管线上设置有旁路,旁路上设置有限流孔板。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水吸附罐埋在地下,通过向水吸附罐内注入适量新鲜水来吸附内浮顶罐排出的油气,这种吸附方式节省占地、更为节能,而且生产运营更为安全,一次性投资低,效果也更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燃液体油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内浮顶罐,2-紧急泄压人孔,3-单呼阀,4-阻火器,5-氮封阀,6-氮气进口管线,7-高高液位连锁切断进罐阀,8-介质进罐线,9-低低液位连锁切断出罐阀,10-介质出罐线,11-水吸附罐,12-底阀,13-新鲜水入口管线,14-机泵排凝线,15-污油转输进泵线,16-自吸泵,17-无忧转输出泵线,18-油气回收管线,19-限流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56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烹饪器具的储物装置及烹饪器具
- 下一篇:一种端拾器的托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