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古法蒸饭机的球形内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56339.3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5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艳;王城;梁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摩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A47J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古法蒸饭机 球形 内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法蒸饭机的球形内胆结构,包括第一半球、第二半球和连接轴,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的结构相同,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为半球体状,第一半球内部设有与之共轴的第一半球体空腔,第二半球内部设有与之共轴的第二半球体空腔,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之间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能够通过连接轴相互闭合和打开,第一半球体空腔和第二半球体空腔相互配合形成球形的内腔,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上相互衔接的边沿处分别设有相互紧密贴合的第一摆动环和第二摆动环,第一摆动环和第二摆动环的结构相同,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上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铰接件,两个铰接件的连线与第一摆动环和第二摆动环的中轴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古法蒸饭机的球形内胆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蒸饭烹饪工具,其装大米的内胆一般都是碗状,或者柱体的,内设容纳腔,安装在烹饪设备内后,盖上密封盖,直接蒸煮,内胆在烹饪设备内不能上下旋转或者翻转,蒸煮时,周边的温度散布不均匀,导致米饭在蒸煮过程中,可能出现部分夹生的现象发生,而且这种蒸饭的方式,米饭蒸煮过程中,由于内胆不能上下旋转或者翻转,大米在蒸煮过程中,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在米饭蒸熟之后,会黏结成一整块,在盛饭时,需要使用人工对内部的米饭进行盛取,才能将米饭从内胆中取出,如果是蒸饭量比较大时,将米饭从内胆中取出费时费力,从而这种内胆在蒸饭量较大时,使用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在蒸饭时进行上下旋转,而且不易使米饭黏结在一起,便于取出米饭的古法蒸饭机的球形内胆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古法蒸饭机的球形内胆结构,包括第一半球、第二半球和连接轴,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为半球体状,第一半球内部设有与之共轴的第一半球体空腔,第二半球内部设有与之共轴的第二半球体空腔,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之间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轴相互闭合和打开,且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相互配合形成球体内胆,且内部的第一半球体空腔和第二半球体空腔相互配合形成球形的内腔,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上相互衔接的边沿处分别设有相互紧密贴合的第一摆动环和第二摆动环,所述第一摆动环和第二摆动环的结构相同,且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上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铰接件,所述两个铰接件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摆动环和第二摆动环的中轴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上均设有半圆形加强筋,所述半圆形加强筋固定在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的外壁上,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外壁上的半圆形加强筋相互配合形成圆形的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的内壁上设有不粘锅涂层。
进一步的,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的内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弧形凸起,弧形凸起的朝向为朝向球心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之间设有密封圈,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通过所述连接轴闭合时,通过所述密封圈相互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上的铰接件与外部的驱动件连接,驱动件动作控制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的闭合和开启,且控制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所形成的球体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古法蒸饭机的球形内胆结构的优点在于:
1、通过设置第一半球、第二半球和连接轴的组合形式,将大米直接放入到第一半球、第二半球形成的球体内胆的空腔中,第一半球、第二半球相互密封,形成的球体内胆在使用时,能够被外界的驱动机构驱动,能够自由的旋转,且不会让内部的大米撒出来,在旋转的同时,通过蒸汽对内胆加热,能够将蒸汽对整个内胆的外表面进行加热,从而使内部的大米均匀受热,更容易使大米蒸熟,提高工作效率;将经过泡水的米粒放入内胆中,不需要加水,在旋转的过程中,米粒保持运动翻滚的状态,在蒸熟的过程中,不会使米粒黏结在一起,当米饭蒸熟后,直接打开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内部的米饭会直接从缝隙处落下,不会黏结成块,不需要人工取出来,方便快捷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摩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摩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563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稻抛秧育苗软盘
- 下一篇:一种绿色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