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鼓式制动散热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58721.8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1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献涛;郭建伟;李士保;王军祥;时磊;董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80 | 分类号: | F16D65/80;F16D65/813;F16D66/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5 | 代理人: | 戴丽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散热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鼓式制动散热控制装置,包括主轴杆,所述主轴杆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冷却液进管道支架和冷却液出管道支架,所述冷却液进管道支架与冷却液出管道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冷却水箱,所述主轴杆外侧的两端设置有储液仓A,且储液仓A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A,所述主轴杆外侧两端靠近储液仓A的一侧设置有储液仓B,且储液仓B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B;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液仓A、储液仓B、储液仓C、冷却水箱、风扇、冷却液进管道、冷却液出管道、制动蹄片和制动蹄片冷却水道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的降低由于制动产生的温升问题,让制动产生的温度能够及时有效的被控制、消除,保持在正常的温度下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鼓式制动散热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鼓式制动散热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鼓式制动器是利用制动蹄片挤压制动鼓而获得制动力的,可分为内张式和外束式两种;内张鼓式制动器是以制动鼓的内圆柱面为工作表面,在现代汽车上广泛使用;外束鼓式制动器则是以制动鼓的外圆柱面为工作表面,目前只用作极少数汽车的驻车制动器;
现有的鼓式制动散热控制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现有的装置由于长时间不间断的制动形成滑摩现象,就会引起车制动器温度升高。制动蹄片温度过高会使摩擦片的戮合剂变成气体和液体,使制动摩擦表面光滑,而摩擦系数减小,当制动鼓温度升高导致轮胎温度过高从而引起轮胎起火产生交通事故,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处在极大安全隐患当中,同时制动鼓温度过高可能会使轮毂热胀冷缩,导致固定轮胎螺栓出现松动等配合问题,当由于制动产生的轮胎发烫,可能会导致轮胎爆胎,甚至有些用户由于担心因发烫引起爆胎,不敢让发烫的轮胎上高速进行远距离的道路运输活动,造成了用户直接财产经济损失同时使用户心理产生阴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鼓式制动散热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鼓式制动散热控制装置,包括主轴杆,所述主轴杆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冷却液进管道支架和冷却液出管道支架,所述冷却液进管道支架与冷却液出管道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冷却水箱,所述主轴杆外侧的两端设置有储液仓A,且储液仓A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A,所述主轴杆外侧两端靠近储液仓A的一侧设置有储液仓B,且储液仓B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B,所述主轴杆外侧两端靠近储液仓B的一侧设置有储液仓C,且储液仓C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C,所述储液仓A、储液仓B和储液仓C的外侧设置有制动蹄片,所述制动蹄片靠近储液仓A的一侧设置有制动蹄片冷却水道,所述制动蹄片靠近储液仓A一侧的一端设置有制动蹄片冷却水道出水口,且制动蹄片靠近储液仓A一侧的另一端设置有制动蹄片冷却水道进水口,所述储液仓A的一端设置有电磁单向阀A,所述储液仓A的另一端设置有电磁单向阀B,所述电磁单向阀A与制动蹄片冷却水道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电磁单向阀B与制动蹄片冷却水道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水箱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液进管道,且冷却液进管道的一端与储液仓A相连通,所述冷却水箱底部远离冷却液进管道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液出管道,且冷却液出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水管A、出水管B和出水管C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箱的两侧设置有冷却水箱散热毛细管道。
优选的,所述主轴杆外侧的两端设置有多组隔板,且隔板由保温材料构成。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箱的一端设置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主轴杆外侧的两端设置有环形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环形安装板一侧的边缘处设置有轮毂,且轮毂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多组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鼓式制动散热控制装置;
1.通过储液仓A、储液仓B、储液仓C、冷却水箱、风扇、冷却液进管道、冷却液出管道、制动蹄片和制动蹄片冷却水道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的降低由于制动产生的温升问题,让制动产生的温度能够及时有效的被控制、消除,保持在正常的温度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587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