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过伺服系统实现多触头压实的新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60523.5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8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岳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久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5/06 | 分类号: | B22C15/06;B22C19/04 |
代理公司: | 青岛科通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3 | 代理人: | 雷丽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伺服系统 实现 多触头压实 新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过伺服系统实现多触头压实的新型装置,包括机架、伺服驱动装置、压板及控制系统,所述伺服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压板与伺服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压板包括上层压板和下层压板,所述上层压板和下层压板之间形成一个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里设有多触头装置,所述多触头装置包括若干伺服电缸二,每个所述伺服电缸二均连接有伺服电机二,每个所述伺服电缸二的活塞杆的自由端连接有压块,所述下层压板相对于压块的位置设有与压块尺寸一致的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压块采用内力压实的方法对于物料进行压实,实现了砂型整体紧实度高且均匀,且由于压块数量多,所以可适用于复杂模型造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伺服系统实现多触头压实的新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铸造设备领域,在造型机造型的过程中,对型砂的紧实度要求比较高。若型砂紧实度过低,则砂型松软,金属液易渗入型砂的空隙,造成铸件表面粘砂、表面粗糙、型砂的变形或胀大,降低铸件的尺寸精度,而且铸件易产生缩松和缩孔,甚至可能会产生废品废件。若型砂紧实度过高,则型砂的退让性不好,透气性差,铸件易产生裂纹和气孔等缺陷。目前造型机的压头压板面积大,砂型紧实度不均匀,一般为中间紧实度高,四周紧实度低,不能实现砂型整体紧实度高且均匀,生产的铸件易产生涨箱、掉砂、变形等铸造缺陷。目前也有多触头造型机,但一般都结构复杂,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通过伺服系统实现多触头压实的新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过伺服系统实现多触头压实的新型装置,包括机架、伺服驱动装置、压板及控制系统,所述伺服驱动装置设于机架的上端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压板与伺服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压板包括上层压板和下层压板,所述上层压板与伺服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上层压板和下层压板之间形成一个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里设有多触头装置,所述多触头装置包括若干伺服电缸二,每个所述伺服电缸二均连接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每个所述伺服电缸二的活塞杆的自由端连接有压块,所述下层压板相对于压块的位置设有与压块尺寸一致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导向立柱,所述导向立柱的上端通过固定座固定有伺服驱动装置,所述上层压板和下层压板通过导向块连接,所述导向块与导向立柱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伺服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一、减速电机和伺服电缸一,所述减速电机与伺服电机一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一、减速电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一与伺服电缸一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缸一的活塞杆自由端与上层压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块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立柱为四个,呈长方形阵列于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压块采用内力压实的方法对于物料进行压实,实现了砂型整体紧实度高且均匀,且由于压块数量多,所以可适用于复杂模型造型。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伺服电缸二驱动压块下压,和传统液压动力相比,具有不漏油、比压适中,对型砂适应能力强的优点。
3、下压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可以将伺服电缸二活塞的压力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改变输入脉冲从而改变伺服电机二转子的转动角度,从而改变伺服电缸二的输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通过伺服系统实现多触头压实的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通过伺服系统实现多触头压实的新型装置的压板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通过伺服系统实现多触头压实的新型装置的多触头装置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久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潍坊久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605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