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61353.2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2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君伟;宋晨旭;张伟帆;徐正涛;马真海;罗文炬;杨文兵;陶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64 | 分类号: | G01F23/64;E02D33/00;E02D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周婷;江文鑫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地下水位 自动化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坑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的系统,包括:水位管,所述水位管内具有竖向布置的管道,所述管道连通于所述水位管外部;激光反射靶,所述激光反射靶设于所述管道内;激光测距结构,所述激光测距结构设于所述水位管的顶部,所述激光测距结构具有朝向所述激光反射靶布置的发射端和接收端;采集终端,所述采集终端与所述激光测距结构有线或无线连接;远程监测终端,所述远程监测终端与所述采集终端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给出的一种基坑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的系统,根据激光测距结构直接测量距离,得到水位高度,更为直接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坑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地下水位的监测是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地下水位流失过快,对于周边建筑和道路影响较大,地下水位的监测对基坑垮塌也有预警作用。
目前,基坑地下水位的监测主要采用传统人工监测,而现有的自动化监测的方法都是采取压力换算的振弦或者压敏数字传感器。
但是,采用上述检测方法是非直接测量方式,会导致中间换算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地下水位的监测不准确,尤其暴雨天气等误差还会放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的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水位的监测不准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坑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的系统,包括:
水位管,所述水位管内具有竖向布置的管道,所述管道连通于所述水位管外部;
激光反射靶,所述激光反射靶设于所述管道内;
激光测距结构,所述激光测距结构设于所述水位管的顶部,所述激光测距结构具有朝向所述激光反射靶布置的发射端和接收端;
采集终端,所述采集终端与所述激光测距结构有线或无线连接;
远程监测终端,所述远程监测终端与所述采集终端无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采集终端罩设于所述水位管的顶部,所述激光测距结构设于所述采集终端朝向所述管道的下表面,所述激光测距结构与所述采集终端有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采集终端与所述水位管的顶部铰接连接。
可选的,所述水位管的外壁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支撑于地面。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环设于所述水位管外壁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抵持于地面。
可选的,所述激光反射靶的底部设有浮块,所述浮块的边缘抵靠于所述管道的侧壁。
可选的,所述管道内还设有竖向布置的隔板,所述浮块的边缘抵靠于所述管道的侧壁以及所述隔板。
可选的,所述水位管的外壁至少具有一个水孔,所述管道通过所述水孔连通于水位管外部,所述水孔位于所述水位管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采集终端内具有通讯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
可选的,所述采集终端上还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613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泵用干气密封的试压检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立体式太阳能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