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冲击载荷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62384.X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4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栋;孔德友;陈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鼎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F16J15/56;F16F15/04;F15B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田金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载荷 密封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耐冲击载荷的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及轴,所述轴滑动贯穿壳体,还包括减压舱,所述减压舱内设置有多个独立且联通的扩散室,所述减压舱的舱壁上开设有引压孔,所述扩散室通过所述引压孔与减压舱外的空间连通,所述减压舱套设在所述轴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带多个扩散室的减压舱来逐级降低液压油带来的冲击,液压油对密封件的损伤大幅降低,不易引起泄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冲击载荷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液压类产品(如液压杆)的轴与壳体之间是通过O型圈、密封圈以及油封来进行密封的,虽然通过上述O型圈、密封圈以及油封实现了对轴的运动密封,但是这种结构完全依靠的是上述几个密封件来承受压力载荷,所以这种结构容易损坏,因为载荷分为恒定载荷和冲击载荷,往往冲击载荷会瞬时突破设计压力(即恒定载荷)好几倍,造成密封件损坏,密封结构内部的液压油会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耐冲击载荷的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冲击载荷的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及轴,所述轴滑动贯穿壳体,还包括减压舱,所述减压舱内设置有多个独立且联通的扩散室,所述减压舱的舱壁上开设有引压孔,所述扩散室通过所述引压孔与减压舱外的空间连通,所述减压舱套设在所述轴上。
本结构中当减压舱外的液压油通过引压孔进入减压舱内之后,由于存在多个独立且联通的扩散室,最后再通过引压孔离开减压舱,所以液压油可以依次进入扩散室内逐级降压,这样遭受瞬间冲击载荷时,液压油所带来的冲击强度会大幅降低,对密封件的损伤小,不易引起泄漏。具体密封件为油封。
综上所述,本结构通过采用带多个扩散室的减压舱来逐级降低液压油带来的冲击,液压油对密封件的损伤大幅降低,不易引起泄漏。
可选的,所述减压舱内设置有阻力片,所述扩散室之间通过阻力片分隔。
阻力片的作用是将减压舱内的空间分隔成独立且联通的扩散室。
可选的,所述阻力片呈尖刀片状。
可选的,所述减压舱包括内筒及外筒,所述内筒固定在外筒内,所述阻力片固定在外筒的内壁上,所述阻力片的尖峰端与内筒的距离小于内筒与外筒距离的1/10。
可选的,所述阻力片有多片,且阻力片之间保持平行。
可选的,还包括油封,所述油封套设在所述轴上。
可选的,还包括缓冲环,所述缓冲环套设在轴上,所述缓冲环的两侧分别贴紧所述油封及减压舱。
可选的,所述缓冲环为海绵材质的缓冲环。
液压油通过减压舱的引压孔后,进入缓冲环,缓冲环为海绵材质,可以吸收液压油,同时具备承受压力载荷后压缩的功能,实现二级减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带多个扩散室的减压舱来逐级降低液压油带来的冲击,液压油对密封件的损伤大幅降低,不易引起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耐冲击载荷的密封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减压舱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轴,2、壳体,3、油封,4、缓冲环,5、减压舱,501、阻力片,502、扩散室,503、引压孔,504、外筒,505、内筒,6、液压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鼎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鼎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623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阶高压干式真空泵组
- 下一篇:神经外科护理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