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入耳式耳机测试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65073.9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2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彬;李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丽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9/00 | 分类号: | H04R2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刘贻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耳 耳机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入耳式耳机测试治具,包括测试盒及待测耳机连接底座,所述待测耳机连接底座设置于所述测试盒上,用于供待测耳机置入以接收待测耳机播放的声音,所述测试盒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音频播放设备的出音设备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一种入耳式耳机测试治具通过设置待测耳机连接底座及测试盒,将待测耳机置入待测耳机连接底座内,控制待测耳机播放预设音频,通过待测耳机连接底座接收待测耳机播放的声音并通过测试盒处理后于出音设备连接器输出至音频播放设备以供用户听取判断,无需频繁多次摘戴耳机,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检测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耳机的功能测试往往需要检测员戴上待测耳机后听取耳机播放的声音以检测耳机功能是否正常,检测员每检测一次,就需要戴一次耳机,多次戴上摘下操作,容易擦破耳道,导致外耳道发炎等,对人体造成伤害,危害人体健康。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缺陷的入耳式耳机测试治具以无需工作人员多次摘戴耳机,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测试治具以无需工作人员多次摘戴耳机,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入耳式耳机测试治具,包括测试盒及待测耳机连接底座,所述待测耳机连接底座设置于所述测试盒上,用于供待测耳机置入而接收待测耳机播放的声音,所述测试盒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音频播放设备的出音设备连接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测试盒内设置有处理控制模块,所述待测耳机连接底座包括二麦克风,二所述麦克风分别对应于待测耳机的左耳机和右耳机的出音端,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分别与二所述麦克风及出音设备连接器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包括二声音采集电路及一功放模块,每一所述声音采集电路与一所述麦克风连接,以采集待测耳机的左耳机或右耳机的出音端播放的声音信号,所述功放模块分别与二所述声音采集电路及出音设备连接器连接,以对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功放并传输至出音设备连接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测试盒内还设置有电池及电源管理模块,所述测试盒上还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通过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电池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测试盒上还设有音量调节旋钮,所述音量调节旋钮与处理控制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入耳式耳机测试治具通过设置待测耳机连接底座及测试盒,将待测耳机置入待测耳机连接底座内,控制待测耳机播放预设音频,通过待测耳机连接底座接收待测耳机播放的声音并通过测试盒处理后于出音设备连接器输出至音频播放设备以供用户听取判断,无需频繁多次摘戴耳机,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入耳式耳机测试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入耳式耳机测试治具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入耳式耳机测试治具10包括测试盒11及待测耳机连接底座12,所述待测耳机连接底座12设置于所述测试盒11上且与所述测试盒11连接,用于供待测耳机20置入而接收待测耳机20播放的声音,所述测试盒1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音频播放设备的出音设备连接器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丽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丽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650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